时间:2018-2-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台报集团五大媒体汇聚掌上,了解台州本土一手讯息

点击自定义菜单下载中国台州网APP

石锅拌饭、活鱼刺身、蟹黄汤包……

这几年,各类风格迥异的风味餐厅在台州大街小巷不断涌现

如何在“原汁原味”与“台州口味”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经营的关键

石锅拌饭、活鱼刺身、冬阴功汤、麻辣冒菜、烧烤羊腿、蟹黄汤包、蜜汁肠粉……吃腻了本地排档、小网海鲜,换个口味的风味餐厅,成为越来越多台州“吃货”们的觅食新选择。

而这几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十二道锋味》等美食节目的大热,世界各地、大江南北各地的风味美食,也被越来越多市民所熟知。

从最初猎奇式的浅尝辄止,到如今已渐渐融入市民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改变着台州人的饮食习惯。精明的商家,早已嗅到了商机,一家、两家、三家……各地风味餐馆,以一种不容小觑的速度蓬勃发展着。

它们何以在餐饮业不景气的当下,逆流而上、迅速发展?他们又是如何保持当地特色,又能克服“水土不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体验了市区几家风味餐厅。

特色风味餐厅,台州一家接一家开

“中午吃什么?”“清淡点,去吃日料吧。”“别啊,我想吃麻辣火锅。”……接近饭点时,这样的对话,是否让你觉得好熟悉。

随着各个地区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也随着异乡人的脚步,走向全国各地。这几年,各地风味餐厅在台州遍地开花,以市区的东商务区为例,单单从康平路走到耀达路,在周边,就能找到数十家迥然于台州味道的风味餐厅。

年,这段路上餐厅店只有几十家,为数最多的是各色海鲜酒楼、排档小炒,当然,川湘菜生意也不错,不过,异国风情的风味餐厅屈指可数。

“这段路上的风味餐厅,特别是洋餐厅在台州的增长,有个爆发期,在我看来,是从年开始的。这当然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直接原因是东商务区这一新商圈的形成。而根本因素是,不少爱吃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更舍得花钱下馆子。加上媒体对国内外特色美食的介绍,市民更愿意追求新奇、特色的口味,吃得也越来越刁,这样一来商家自然找新式的风味餐饮来投资。”耀达路上一家酒楼的老板王先生说,他和朋友们最近也有再开一家风味餐厅的打算。

新鲜、独特的口味,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你在聚餐时,更倾向于选择什么地方?”“你心目中‘好’餐厅的标准是怎么样的?”“一家餐厅,在哪些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带着这几个问题,记者对20名市民进行了街头采访。

记者总结了下,有6成市民,更愿意选择一些有特色的风味餐厅作为聚会地点。做出这样选择的他们,大多都是二三十岁、衣着时尚的年轻人。食材有特色、就餐环境好、菜品口味佳,是他们选择去一家餐厅的重要指标。

“我比较重口味,喜欢麻辣的川菜、浓香的烧烤等,台州味道比较清淡,所以,我经常和朋友们去寻找身边的‘重口味’食物。”市民夏进渊说。

“我和周边的小伙伴,大多都有过异地求学经历,同时,我们爱旅行,也爱美食。在尝过了各地的美味后,口味清淡、烹饪方式单一的台州家常菜,总让我们觉得意兴阑珊。”小井火锅餐厅总经理、90后的王炳植说,以重庆为例,他们的调味料有上百种选择,而烹饪方式,更是有爆、烩、焖、煸、熘、氽、卤、熏、煨、炝等近30种,能为吃货们带来别样的味蕾盛宴。

当然,在支持风味餐馆的“一边倒”态度中,记者也发现了不同的声音。

“这些所谓的风味餐馆,经常是一阵风开一片,很快又换了另一拨。除了几个好点的,其他的店,味道也不一定就讨台州人的喜欢,价格还会比一些普通菜馆贵。我一般只会去尝尝鲜。”椒江人林强,今年49岁,在他看来,小网海鲜才是百吃不腻的好味道。

加or减,风味餐厅有各自的选择

餐厅多了,竞争自然激烈。为了生存,有些风味餐厅会做加法,不断开发新菜式。菜牌上数十个甚至上百种菜式,不同食材济济一堂,令消费者目不暇接。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风味餐饮店玩减法,以独沽一味的味道逆市飘红,与大型餐饮店同场竞秀,各有各的精彩。那么,到底菜式是越多越好,还是少而精更好,吃货们和业界说法不一。

加法——

鑫泰广场附近,有一家味道不错的港式茶餐厅。几年前初入台州时,那风味独特的各种港式点心、特色粥,曾让不少人惊艳。

不过,几天前,记者和友人再次前往该餐厅时,发现菜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数量多出了一倍不止,菜式也变得既有粤菜、川菜,也有东南亚菜、东北菜,乃至本地特色的炒面、炒糕。

现场朋友既有本地人,也有来自四川、东北的,于是记者随便点了酸菜鱼、尖椒回锅肉、越南炸春卷等,当然店里招牌的虾饺皇、荔湾艇仔粥是必不可少的了。这家店的菜,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一想到它以往留给人的招牌印象,小伙伴们还是有几分迷茫和混乱。

减法——

在康平路上,有一家蟹黄汤包店,这家店只卖各式口味的汤包,没有粥,没有小菜,当然更没有汤圆、水饺。

不过,就是这样看上去挺单调的一家店,生意却是非常兴隆。从早上7点开门,到凌晨3点歇业,蟹黄汤包店的蒸笼,几乎一刻不得歇。前来就餐的,大多都是周边的上班族,以年轻人居多。而去年4月才开始创业的老板谭细香,已经在椒江开了两家蟹黄汤包店。

“我来这儿,就是为了吃汤包,不需要别的食物。”正在就餐的市民李浩说,对于他来说,一家餐厅的菜式不需要多,有几个拳头产品就够了,关键是能吃到别处吃不到的特色,这样就可以了。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这周边的诸如重庆鸡煲、砂锅羊肉店、肉夹馍店、杂粮煎饼铺、生煎包子店等,经营的菜式都不多,不过由于特色鲜明,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守住“原汁原味”vs适应“台州口味”

餐厅在摸索中寻找着最佳平衡点

曾几何时,台州街头处处飘溢蛋糕烤猪蹄、炸排骨的香味,但猪蹄热、排骨热兴起没过多久,就随风而逝。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存在于一些风味餐饮,一旦过了新鲜劲,没什么新招,有些风味餐厅就逐渐门庭冷落。

这和它们的消费群体,大多是追逐新鲜食物,还容易喜新厌旧的年轻人有关,更重要的是,当前餐饮业特别是特色餐饮跟风现象严重,结果反而是千店一面,丧失了特色。

在采访中,“小井火锅”店长林春觉得,能否牢牢抓住顾客的心、具备长久的生命力尚待市场检验,关键是菜肴能否形成真正的特色。换句话说,风味餐饮的根本还是在于鲜明的特色。

“为了保证重庆味道,我们选用了传统的九宫格牛油火锅,厨师团队和火锅底料、油碟也都是重庆来的。”林春说,一开始有不少顾客不习惯麻辣的重口味,也不习惯牛油锅底和麻酱油碟,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实际的营业额证明,林春的选择是对的,开业以来,小井火锅生意火爆,尤其是下午5点后,就要开始排队等座了。

“不过,要做好生意,还得按照实际,学会变通。”林春说,他和店里的厨师在坚持原则范围内,还是做了适当的调整,以便“入乡随俗”。

同样的变通,几乎发生在每一家风味餐厅。在蟹黄汤包店,老板谭细香推出了墨鱼汤包,销量很不错。在杂粮煎饼店,老板陈德勤说,山东的煎饼,大葱是整根的,里面只加脆饼,而为了适应台州味道,大葱变成了葱末,脆饼以外还加上了油条。

在印象南洋泰国餐厅,总经理陈晓慧说,大家都在摸索着,在尽量‘原汁原味’和适应‘台州口味’上,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泰国味道,是浓郁的酸甜辣,以冬阴功虾汤为例,一开始原汁原味推出时,大部分客人都不习惯,点这道菜的人越来越少,后来,我们把口味减轻了些,销量又上去了。”

助读

3公里的路,都有些啥?

沿着康平路,一路向西,直到耀达路,在这段不到3公里的路上,藏着数百家大大小小的餐饮店。

对于这条路,在每个吃货心中,都有一张画满心头好的“美食地图”。

那么,这条路的周边,到底有些什么风味小吃呢?同样是一名吃货的记者,粗略地列了以下这张单子。

日本料理:北海之川、御味和食、鱼化龙餐厅、何野家、艾尚料理等

韩国料理:怡品韩宴、多恩亭、济州风味韩料等

东南亚料理:印象南洋、泰和阁、阿拉伯餐厅等

西餐厅:爱克斯西餐厅、巴贝拉意餐厅、SU·意餐厅、miss花先生、爱莱客披萨、绮想法式餐厅等

港式茶餐厅:新记茶餐厅、明鼎记茶餐厅、老东粥皇等

台湾特色:台北凤梨餐厅、台之风茶餐厅等

川湘渝特色:小井火锅、满座、渝江悦时尚干锅、蜀缘黑鱼坊、江湖烤鱼、蛙蛙香、贪吃川菜、重庆冒菜等

山东味道:杂粮煎饼、风味鲁菜等

北京味道:得兴记羊蝎子锅、北京烤鸭等

江苏味道:蟹黄汤包、盱眙龙虾等

温州味道:丸全不同、面堂香等

云南味道:云南石锅鱼、过桥米线等

西北风味:鞑子烤羊腿、大西北烤全羊、穆斯林餐厅、兰州拉面、肉夹馍店

当然,还有众多市民熟悉的台州味道的餐厅,比如:小烹大治、贪吃鱼人、刻龙、越界、小渔村、兴旺阁、金特饭庄、天台水煎包、外婆屋里、小鸣饭堂、亿家小厨等等。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陈霜/文陶宇/摄









































白电疯早期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