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我市将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年,全市将实现6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万左右。 据悉,我市将按照“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城市定位,突出打造“聊茌东”都市区,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到年,“聊茌东”都市区总人口将达到万以上,城镇人口万左右,城镇化水平70%左右。 同时,我市将建设临清、高唐、冠县、莘-阳协作区作为市域4个次中心,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其中,临清定位为聊城西北部次中心城市,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年,城区人口达到34万人,城区用地规模达到40平方公里。高唐县定位为北部次中心城市,到年城区人口达到28万人,城区用地规模达到40平方公里。阳谷定位为聊城南部次中心城市,阳莘一体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到年城区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城区用地规模达到29平方公里。莘县定位为聊城西南部次中心城市,阳莘一体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对接中原经济区桥头堡。到年,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城区用地规模达到29平方公里。冠县定位为聊城西部次中心城市,邯济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到年,城区人口达到25万人,城区用地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 我市将建立健全促进人口总量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引导外出人口回流,缩小市域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距。推动市域人口合理布局,市县城区、开发区、重点镇作为人口重点集聚区,市县城区周边作为人口适度集聚区。同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公共服务,保障其在农村的原有权益。 我市将加快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推动农业人口向市县城区和重点镇集中;重点生态保护区、人口吸引力弱的乡镇,实行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到年,全市实现6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万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