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辖8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旅游度假区,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居),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聊城以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蔬菜第一市、中国温泉之城。
聊城风景名胜古迹众多。全市A级以上景区24处,其中4A级景区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个。年,聊城旅游总收入.56亿元,接待入境游客5.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08亿元。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将实施“文化名市”、“旅游大市”两大工程,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
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中环抱着一座面积1平方公里的宋代古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穿城而过,南水北调工程流经市区,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3。古城飘在湖上,城市环抱湖水,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水城风貌。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
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中环抱着一座面积1平方公里的宋代古城,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徒骇河穿城而过,南水北调工程流经市区,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3。古城飘在湖上,城市环抱湖水,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水城风貌。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淳朴豪放的黄河文化与崇文重商的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碰撞融合,造就了底蕴深厚的聊城文化。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九大商埠之一,繁荣兴旺多年,史称“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现存文物古迹多处,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魏晋时期曹植墓、新石器时代景阳冈遗址、明代临清运河钞关、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木板年画、郎庄面塑、柳林花鼓、葫芦雕刻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等书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聊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仅近代以来,就有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范筑先,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淳朴豪放的黄河文化与崇文重商的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碰撞融合,造就了底蕴深厚的聊城文化。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九大商埠之一,繁荣兴旺多年,史称“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现存文物古迹多处,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魏晋时期曹植墓、新石器时代景阳冈遗址、明代临清运河钞关、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木板年画、郎庄面塑、柳林花鼓、葫芦雕刻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等书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聊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仅近代以来,就有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范筑先,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 养生福地,生态宜居
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聊城做好运河文化、黄河文化、阿胶文化、梵呗文化、名人名著文化、新兴文化的文章,拥有中华水上古城、运河文化大码头、黄河森林公园、阿胶养生文化苑、水浒文化旅游区等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带动力的旅游大项目。生态环境良好,年入选全国十大宜居城市,是著名的养生福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2.4%,出产著名的千年品牌——东阿阿胶,曹植在聊城鱼山发明梵呗音乐。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拥有天沐温泉度假村、阿尔卡迪亚国际温泉大酒店等多处温泉休闲度假中心。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