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2/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http://m.39.net/pf/a_4784939.html
<

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激化成大问题,往往就会“法院见”,有可能形成“一个官司三辈仇”的遗憾局面。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主动适应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化解热点矛盾纠纷和创新社会治理入手,探索出一套“三牌”调解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隐患和问题解决在萌芽和初始状态,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促进了社会和谐。

“金牌”调解员出马,装修漏水纠纷终得和解

张某某是一名退休老人,家住茌平区某小区家属楼四楼东户,李某住五楼东户。自年春起,李某家里开始装修,因装修工作不慎,屋内漏水,给居住在四楼的张某某家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张某某多次与李某交涉,都没有达成和解。

张某某找到负责该小区的网格员于鹏求助,要求李某赔偿其经济损失元。9月28日,于鹏将此纠纷案件反映到茌平区振兴街道综治中心,请求委派“金牌”调解员帮助调解。随后,“金牌”调解员王明祥、崔运德、孙严三人被派前往调解。

三名“金牌”调解员到张某某家中查看现场,了解受损情况。张某某还很难过地诉说了因楼上装修漏水心情不好,导致自己病情加重去北京手术的情况。调解员耐心听取了老人的诉说,劝他不要着急,保重身体,并承诺一定帮他调解好这次纠纷。

随后,调解员与网格员一行四人找到李某。李某说,自家装修楼房时,因施工人员施工不慎导致水管损坏造成楼房漏水,给楼下邻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事属实。不过,李某认为这件事与装修公司有直接关系,其提出要带上装修公司一起解决这次漏水事件。

调解员和李某一起来到装修公司,找到负责人贾某某。通过沟通,贾某某答应公司出工帮张某某维修被水浸坏的物品,赔偿张某某经济损失元。

调解员再次来到张某某家中,他们把整个调解过程如实告知。刚开始张某某仍然坚持要求赔偿元。调解员向他反复讲述了邻里要相互包容、理解,维持和睦邻里关系的道理。最终,张某某接受了装修公司的赔偿方案,张某某、李某、装修公司达成调解协议,三方握手言和。

七旬退休老教师变身“金牌和事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三名“金牌”调解员之一崔运德,是一名70岁的正能量“网红”,他做“金牌”“和事佬”的事迹曾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崔运德是茌平实验小学的退休老教师,党龄40年。年退休后,闲不住的他总在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积极帮助村里写村志、姓氏志,参加振兴街道、村两委举办的“经济普查”、为军烈属退伍军人挂光荣牌、迁移村骨灰堂等活动,被村两委评为“乡贤人士”,真正做到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

年10月,崔运德被村里推荐为“金牌”调解员,上报振兴街道。经街道严格遴选,他最终被选为“金牌”调解员。

“我最难忘的一幕,是在年10月15日,振兴街道领导亲自给我颁授‘金牌’调解员胸牌。当时我心潮澎湃,回到家也是激动不已!”崔运德回忆,回到家后,他在笔记本上挥笔写下了一首明志诗:“年逾古稀近夕阳,银发闪亮精神强;老骥伏枥调解员,服务百姓保平安;老马自知夕阳短,不用待鞭自奋蹄;殚精竭虑干调解,为民服务报国家;老有所为献余热,铸牢和谐余辉洒。”

从此,崔运德正式担起了民事调解工作,起草了多个纠纷调解协议,挽救了很多支离破碎的家庭。他先后参与调解一诺小区、西关村、洼李村、大李村、马沙村等几十个矛盾纠纷案件,人送绰号“金牌和事佬”。

在实地走访调解中,崔运德对调解对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谈话中结合民情民俗,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对群众现场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引导基层群众依法办事。

在将近两年的调解工作中,崔运德也总结出一套经验。那就是,在双方当事人陈述中,要积极耐心地引导当事人讲清纠纷的事实真相;在调解中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把握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深入细致,不能偏听偏信某一方;要及时取证,主动、及时前往纠纷现场,争取拿到第一手材料,防止矛盾扩大、激化。否则,时过境迁,就难以查明纠纷的真实情况。

崔运德还注意到基层矛盾纠纷的一些普遍性特点:一般来说,家庭纠纷多集中在财产分配和赡养问题。在调处家庭矛盾纠纷中,他推崇的是“家和万事兴”的理念。而邻里纠纷大多是因用水、排水、采光、通风及种植等矛盾引起,一旦发生,就必然影响当事人双方的生产、生活,影响邻里之间的和睦团结。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教育当事人讲求精神文明,珍惜友好的睦邻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要团结友爱,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邻里纠纷升级和激化。

“他讲法、讲理,更讲情,我们都信服!”提到这位“金牌和事佬”,振兴街道的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此外,崔运德还被茌平区委老干部局赞誉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代表”。

“三牌”调解机制破冰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事实上,崔运德只是茌平区振兴街道名“三牌”调解员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时间回溯至年底。

当年11月,振兴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正式出台《关于推行“三牌”调解建立健全多方联动联调运行机制的决定》,对“三牌”调解工作的基本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和运行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

“所谓‘三牌’,就是街道办事处设‘金牌’调解员,社区设‘银牌’调解员,村级设‘老牌’调解员,对各类矛盾分级分层进行调处。”茌平区振兴司法所所长张德生介绍,他们从“五老”也就是乡贤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复退军人、老族长)中选拔组成。

从层级架构来说,在村居、社区分别建立“老牌”调解员调解室和“银牌”调解员调解室,在街道综治中心建立“金牌”调解员调解室。其中,“金牌”调解员在街道综治中心轮流值班,受理在村居、社区调解不了的前来申诉的纠纷案件。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全面实行以办事处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三牌’调解员队伍误工补贴问题。”张德生说。

在“三牌”调解员队伍运行管理上,建立动态机制,经常性组织业务知识培训;实践运行中,做到优者上、能者留、庸者下,不断优化“三牌”调解员队伍。

据了解,目前,振兴街道共有“三牌”调解员名,自年以来调解案件起,成功率%,有序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成为群众化解纠纷的“主力军”。

“我们希望有效发挥‘三牌’调解员在基层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形成贴近百姓、促进和谐、群众满意的调解集群,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居民小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夯实基层矛盾调解工作。”茌平区司法局局长王博表示,“三牌”调解模式已在全区推广,最终引导群众通过正常途径开展利益诉求,平息纷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来源

中国网

原标题:《茌平区:甩出“三张牌”,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