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章来源:中国山东网

“这本新书历经曲折,现在终于出版。哥哥生前夙愿得偿,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9月4日下午,静静流淌的聊城古运河畔,义安成鲁菜馆大厅内,山东省级非遗——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传承人高文平,摩挲着散发油墨香的新书《东昌饮食纵览》,眼含泪花。

  与哥哥高文广合著的新书出版,高文平甚感欣慰。

  “双料组合”:高氏兄弟理论加实践,锤炼省级非遗

  哥哥高文广是年生人,于年7月24日不幸因病离世。

  高文广生前爱好聊城文史、饮食文化、民间文学,曾担任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聊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聊城市东昌府区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聊城古城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成员、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文史研究员、聊城市酒店业协会副秘书长、聊城市传统文化研究会餐饮文化研究所所长,而且还是聊城市文联签约创作员。

  高文广生前曾担任《东昌老街巷》副主编,参编《王泓阳民间故事选辑》,与弟弟高文平合著《东昌烹饪文化》《锅沿飘溢的千年醇香》。

  高文广、高文平两兄弟。

  弟弟高文平,年生,幼年时受父亲高士玉(鲁菜烹饪大师)熏陶,钟情烹饪事业。年进入聊城市饮食服务公司,年在南京求教于苏菜泰斗胡长岭大师。年至年担任富华大酒店行政总厨,其间积极参加各地烹饪比赛和美食节;年被鲁菜泰斗颜景祥收为入室弟子。年参加第14届中国厨师节荣获三枚金牌。年获“中国鲁菜烹饪大师金鼎奖”。年第22届中国厨师节,获“中华金厨奖”。年3月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山东省烹饪餐饮行业风云人物”称号。年12月被山东省烹饪协会授予“山东省传承烹饪技艺突出贡献奖”。

  高文平经营的义安成鲁菜馆,文化气息浓厚。

  目前,高文平在聊城古运河畔,专心经营自己的义安成鲁菜馆,致力于继承、挖掘和弘扬高氏烹饪技艺。近几年,他曾携空心琉璃丸子等经典菜品,多次登上央视荧屏。

  高氏兄弟的父亲高士玉传下来的个人亲笔菜谱笔记。

  “义安成高氏烹饪技艺是我们高家的传家宝,如今已经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文平表示,他和哥哥高文广所为,不仅是在整理东昌饮食文化,而且也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一步锤炼高氏烹饪技艺。

  饮食世家后人:自觉承担挖掘保护饮食文化重任

  聊城市东昌府区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传承至今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饮食遗产。明清饮食是受运河商业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东昌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九大商埠之一,运河中帆船如织,运河岸会馆林立,码头上积货如山,市场里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被誉为“江北一都会”。发达的经济,促成了绚丽多彩的地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名吃琳琅、名肴荟萃、名厨辈出、名店纷呈的局面。

  昔年的兴旺,给后人留下了多彩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轶闻,更留下了众多传统的饮食遗产。“记录历史、搜集轶闻,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我和哥哥高文广作为饮食世家的后人,更应自觉承担起这个责任。”高文平说。

  在二十余年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高氏兄弟首先出版了《东昌烹饪文化》,该书对历史上的名店、名厨、名吃如实记录,对史实实事求是地评价,得到了烹饪界和社会人士的一致好评。

  此后,兄弟俩又开始着手写作《东昌饮食纵览》。经过两年多的笔耕,此书于年5月定稿。

  定稿之时,高文广已是重病缠身,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和弟弟的多年心血集成能早日付梓。“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哥哥没能在离世前看到这本书的出版。”高文平说。

  生前的惦念:高文广弥留之际仍在校稿

  《东昌饮食纵览》一书,对东昌饮食的诸多方面都有涉及,记录了明清以来的饮食发展历程,整理出诸多老字号、行业名人的基本情况,总结出名酒、酱菜、肉食、小吃、菜肴等饮食产品的特色。

  先后出版的《东昌烹饪文化》与《东昌饮食纵览》堪称“姊妹篇”。

  可以说,《东昌饮食纵览》与《东昌烹饪文化》两本书作为“姊妹篇”,共同起到了承载东昌数百年饮食历史的作用,历代饮食从业人员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在书中得到了集中展示,成为后来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昌饮食文化的珍贵参考。

  高氏兄弟经常把老名厨请到一起来,召开饮食史料征集座谈会。

  《东昌饮食纵览》的资料来源,一是相关书籍,二是老人口碑。书籍主要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写的部分志书,包括《聊城商业志》、《聊城市供销志》、《聊城市一轻工业志》等。老人口碑,是指高氏兄弟多年来与老名厨、老居民交谈了解的口述资料。过去几年来,高氏兄弟多次走访老名厨,搜集史料;还经常把老名厨请到一起来,开座谈会。

  高文平告诉本网记者,哥哥高文广在世时,多年来靠经营旧书店维生,为了给出书做资料准备,他一直都在有意识地搜集、留存、研读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书籍,并仔细作笔记。

  《东昌饮食纵览》书中第三章题为《街巷遍布老字号》,分“清代商号”、“民国商号”、“当代商号”、“大店名企”四节。为了本章内容的编写,高文广生前多次进入山陕会馆抄写古碑文。而因不好意思给别人添麻烦,每次进入会馆,他都是自掏腰包买门票。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高文广的意识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他内心依然在惦念着这部尚未出版的书稿,还在进行最后的校版和修正。

赞赏

长按







































贵阳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