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仓颉,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史书记载:“仓颉见鸟兽之迹,体类象形而制字。”(《通鉴外纪》);“史皇(仓颉的别称)产而能书”(《北堂书钞》卷七引《随巢子》)

史书告诉人们:仓颉是天生的神童,他生而知之,所以才发明了文字。其实,这只是古人对仓颉的一种盲目崇拜,又经历代文人和史学家的炒作,仓颉便成了中国文字发明的始祖。实际上中国的文字早在仓颉以前数千年就已经诞生了。

远古符号文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约五千余年,远古早期的文化记录基本上都是用符号文字记录下来的。符号文字虽然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但它属于密码性质的文字,只能在少数人中间流传,局外人根本无法破译,因此很难普及。

于是民间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简单的画面来表现具体事物。如画一个山形代表“山”,画几个水波代表“水”,画一个圆形代表“太阳”,画半个圆代表“月亮”等等,这种文字不用专门的学习和记忆便可掌握,深受大众欢迎。

仓颉的功绩就在于,他广泛搜集民间的图画文字加以整理,创造了有系统的象形文字。史书记载:“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黄氏逸书考》辑《春秋元命苞》)。

由于年代久远,关于仓颉的墓葬有许多传说,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陵、仓颉庙、造字台等。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始建于晋代者两处:山东寿光和东阿;建于宋代者两处:河南阳武、洛宁。

近期东阿找到了仓颉葬东阿最权威证据。在古籍《皇览》里有明确记载,《皇览》是专供曹操阅读的史书,可信度极高。在众多古籍中,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皇览》。此书原书只存于历朝皇室中,在社会上难寻其迹。

该书是三国魏文帝(曹操)时,刘邵、王象、恒范、韦诞、缪袭等当时的顶级学者奉命撰写,分门别类,共四十余部,余万字,只供皇帝阅读。因此,此书原书只存于历朝皇室中,在社会上难寻其迹。这种专为皇家撰写的巨型藏书,被后世相继效仿,如《四部要略》《永乐大典》等均受此影响。

年聊城大学图书馆把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过来了。其中,就包括《皇览》影印本。这部残存的《皇览》中《冢墓篇》里写道:有仓颉冢,在利阳亭,坟高六丈……而东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古称就是利阳亭。

在历代的史书中,关于仓颉的记载层出不穷。关于仓颉葬于何地,目前全国有多个地方“相争”。这些争议背后,往往伴随着地方经济利益的考量。

如今,东阿王宗汤村仓颉墓,耸起高高的土丘,四周古松、碑刻林立。在仓颉墓现场,存留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瓦片、青色断砖,述说着遥远时代人类的故事。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