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5556.html

  2月5日下午4点11分,一辆装载18吨新鲜蔬菜的卡车在北环蔬菜大市场缓缓驶出,车身上“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武汉加油!”的横幅在寒风中抖动。12个小时后,这批由聊城八位爱心人士捐赠的新鲜蔬菜,将跨越八百多公里到达武汉硚口区汉水桥街道海工社区,支援一线后勤供应。

  八位好友的代表林先生(左)、胥先生(右)

  总想着要为武汉做点什么?

  近期,湖北地区物资保障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列列火车,一辆辆汽车,穿行在全国各地的交通路线中,上演着一场后勤保障的接力赛。在东阿一家企业工作的胥先生有点坐不住了,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着为武汉做点什么。

  2月2日,胥先生在网上看到有捐送蔬菜到疫区的新闻,想到我们聊城是蔬菜大市,货源充足,不如送点菜过去?他把这个想法发到了自己的好友群里,没想到几分钟内就得到了七位好友的响应。他们说,这事你先联系,花多少钱我们一起摊。

  说干就干,胥先生当天就联系了自己的同学赵海涛,他在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工作,赵海涛告诉他,如果捐送蔬菜可以直接送到他们所在的海工社区,这样可以直接分发到居民手中,简单易行。联系完接收方,胥先生立即着手“买菜”。但去哪里可以买到大量符合检疫要求,又能快速发货的蔬菜呢,这个从来没和农产品打过交道的企业白领一时犯了难,还是得求助。

  “整整一天,我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发   (从左到右依次为山常华、胥先生、林先生)

  两天完成集资、采购、运输准备

  要赢得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除了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众多民营企业,以及像胥先生们这种普通人的贡献,同样不可或缺。

  但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捐送两车蔬菜直发武汉,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发动捐款仅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联系购买蔬菜,选什么品种,在哪里买,怎么联系车辆,怎么送到武汉,通行证在哪办,进了武汉送到哪都成了他要考虑的问题。

  “我把这些问题一条条写在本子上,解决一个划掉一个。”胥先生告诉记者,经过沟通,武汉那边反馈的蔬菜需求是方便运输、耐储存。山常华根据需求联系到老客户北环蔬菜市场的王怀雪,他家年前屯了一批冬瓜、洋葱、土豆等蔬菜,足够这次的发货需求。听闻他们的爱心义举,王怀雪又在当天的批发价中,每斤再让利五分钱,并帮忙联系了运输车辆,36吨蔬菜分两批,在两天发出。

  胥先生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中,虽然事多,但麻烦却不多。很多人一听是“献爱心的事”都积极参与,尽力去协助。他举例说,因为疫情期间,车辆需要办理运输通行证,而这个证要在驾驶员户籍所在地办理。“不巧的是,驾驶员的户籍所在村正在隔离期间,不方便回家开证明。虽然都理解疫情期间的特殊性,但为了最短时间内完成证件办理,我们拨打了市长公开热线,讲明了需求,没想到,他们直接联系了驾驶员所在乡镇的党委书记,特事特办,很快办出了通行证。”

  献爱心最容易“被跟风”

  不留姓名,全程没有摘下口罩,采访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记者没有问到他们八人中任何一人的名字,也没有看清一个人的脸。跟着装车的胥先生和林先生是他们中的代表,戴着口罩让记者帮他们在车前留了个影。

  “我们接受采访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是想起一个带动作用,毕竟很多人想捐赠不知如何实施,有想法但还没去做。当然,我们这样做也是跟其他爱心人士学的。”胥先生甚至连他的单位都不让提,只是说,我们不为出名,就是单纯地想做点什么。

  善举不分轻重,正是这些柔软的情感,这些向善的力量,铸就着一座城市特有的品格。

  采访结束,记者翻看胥先生朋友圈的时候,意外看到他在2月1日的元的武汉捐款截图,而2月2日的朋友圈他转发了八位朋友的捐款截图,被他称为“跟风”行动。

  “献爱心被跟风,这种风叫‘蔚然成风’”记者留言道。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