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聊城大小事儿加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捂多久? ◆◆◆ 持续时间:7至14天 7—14天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这是因为没捂到位。 怎样才算到位?研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怎么捂? ◆◆◆ 下厚上薄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为好。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为诸阳之会,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 因此,“春捂”应重点做好腰部、腿部及双脚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泡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尤其是爱美女性,过早地换上薄裙而受寒,暴露的腰部及关节易酸胀、沉重、疼痛等。 欢迎点击页面右下评论,发表您的高见 大政官场 坊间 城建 财经 社会 事件足不出户,知晓聊城大小事儿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