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原创文,请支持,谢谢! 虚荣心是用一种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产生的初衷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过程是要别人把自己当回事,看得起自己;而结果就是华丽外表下不堪的真相。其实扪心自问,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虚荣心,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自尊心的过分表现就是虚荣心。人类感性的一面很容易在某个特定时刻,让自尊心自然演变成虚荣心,但是人类又是有理性的,所以大部分人又能控制住这种心理状态。 蓝色茉莉 心虚有荣 《蓝色茉莉》是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主角凯特·布兰切特最终凭借出色的演技再次封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而另一部韩国电影《心虚有荣》(英译名是TheLiar)则是一部类写实主义电影,女主角以全素颜状态出境,电影给人的感觉与电影的英译名完全相反。 茉莉早期曼哈顿商业贵妇的形象 两部电影的主角有很大的不同,《蓝色茉莉》里的茉莉是一个家庭破产的落寞名媛,她一直是虚荣的,只不过当生活富裕时虚荣心是能得到满足的,落魄后,茉莉的虚荣心在与现实交锋时才展现出来。而《心虚有荣》这部描写小人物的电影似乎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揭露出过度虚荣而导致的丑陋的一面,因为女主的家境普通甚至可以说是拮据,使得雅英反而更具有代表性。 雅英享受着豪宅销售员的殷勤服务 两部电影的相同处是都是以女性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影片,同样都是围绕用谎言伪装虚荣心这一主题。《蓝色茉莉》里茉莉是这样维护自己的虚荣心的: 丈夫在外面一直勾三搭四,茉莉是在衡量得失后,虚荣心导致了她的选择性失明,直至一切无法维持原状; 欺骗自己的妹妹、妹夫将得来不易的20万美金投给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说她是欺骗呢?她也许不清楚自己丈夫的事业是商业欺诈,但至少她是怀疑过丈夫的事业的,否则不会在浴缸里一再询问丈夫:“你会让他们赚到钱吧”? 破产后当她再次接触上流社会时,他为了能再次挤进上流社会拼命的伪装,在优质男人面前把自己塑造成一位中年遭遇丧夫之痛的优秀室内设计师。 《心虚有荣》里的雅英是怎样做的呢: 雅英装扮成上流富裕女子,不停的出入各种豪宅、豪车及高档家电销售中心,享受着销售人员尊敬、殷勤无比的服务; 在同事面前用谎言把自己塑造成即将进入富足婚姻的待嫁新娘,同时又恐慌着同事们细微的怀疑。 在喜欢自己的男人面前迟疑不决,她打从心里对这个和自已一样处于社会底层的男人是鄙夷的,否则不会在相处中全程面无表情。 两位主角都在真相败露后完全崩溃了,茉莉是骗婚失败后完全崩溃,总是念叨着与前夫相识时的音乐《BlueMoon》,陷入了喃喃自语的精神失常状态,而雅英的崩溃是从一只无法退货的冰箱开始的,直至那辆被剐蹭的奥迪车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在车库失声痛哭。两部影片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开放式的,没有定格主角的结局。 茉莉喃喃自语的崩溃状态 雅英在雨中绝望的神情 《蓝色茉莉》有提及女性独立这一永恒的话题,而《心虚有荣》则侧重了家庭、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但是两部电影着重点还是在虚荣心。 现在社会的物欲横流非常容易让人迷失自己,这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其实是商业经济的产物,商业的本质就是欺骗,他们总是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来鼓吹物质的重要性,三人成虎,更何况是每天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视听轰炸(例如非常有名的钻石和牛油果超级营销),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对物质追求的主流思想,但是这些真的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吗?为什么很多智者(为什么要选择智者这个词,就是因为现在吹捧的“成功人士”,“成功”这一定义太过狭隘)常年保持着极简的生活呢?不去盲目的相信商业谎言,让我们心里能更好的把握住物质追求的度。另一方面有人会说,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现实中金钱的确能让我获得更有品质的生活,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其实只要不迷失在物质里,这种想法值得鼓励。这就要求我们要恰当的利用自尊心,不要让自尊心发展成为虚荣心,所有人都可以用能力匹配自己的物质追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