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人文景点简介 编辑:胡金凤 一、聊大综述 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在有着江北水城美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东南部。学校始建于年,原名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聊城师范学院,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李喆,校长马春林。东方学人季羡林先生生前一直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余亩,校舍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万余册,拥有电子图书资料多种。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聊城大学高度重视园文化建设,按照布局合理、格调高雅、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的进行校园规划和景点建设,先后建造了竹园、栖凤林、西湖、东湖等适宜读书的人文景点,修建了五四广场、青兰台、喷泉广场等适宜开展大型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树立了马克思铜像、鲁迅雕像、孔子圣像、华罗庚塑像等艺术雕像,精心打造富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个性特征的校园环境,真正使校园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散发成浓郁的人文气息。这儿不再是有形的围墙教室,而是包含着广阔天地的课堂。 学校现有植物种类余种,绿地率45.7%,绿化覆盖率55%以上,有“聊城市的生态植物园”之称,曾先后获得“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幽雅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的作用,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二、西校区 聊城大学南大门 南大门是聊城大学的标识之一,也是聊城东南部的城市形象之一,被众多参观者亲切称为“齐鲁第一门”。聊城大学也因此被很多网友热炒,称之为“中国校门最豪华的大学”。 南大门是门墙馆合一的综合建筑,东西总长多米,一层是大门、门卫室、停车场,二层是校史展览馆,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它有四大特色,一是大门共有28根大理柱支撑,代表了聊城大学从建校到更名为聊城大学所走过的28年的历程;二是大门正门宽21米,意味着聊城大学昂首阔步、斗志昂扬地步入21世纪;三是大门呈一个弧形,像一对张开的翅膀欢迎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和朋友;四是大门上建展览馆。二层的校史展览馆,以具像的形式展示聊大的历史,是学校重要的爱校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基地,这也是学校建筑的一大创新,很有特色 和 综合实验楼 进入南大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宽阔宏大、平坦壮观的孔雀广场(因广场内的大型不锈钢“孔雀”灯饰而得名,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聊城大学地处聊城市东南部,寓意“孔雀东南飞”)。每逢重大的节庆日和纪念日,这里都将有隆重的集会。 鸟瞰西校区 气势宏伟、高大壮观的综合实验楼,东西长米,高12层,塔楼14层,建筑面积达4.5万平方米,4年8月10日竣工。综合实验楼是目前省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实验楼,是聊城大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发动机”之一,同学们的实验课、计算机课、上网等都在这里进行,也是学校长期注重加强科研工作的一个象征。 和 喷泉广场——七星泉 从综合实验楼北门走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位于10号和11号两座教学楼之间的灯光喷泉广场。炎炎夏日,七星泉泉水喷涌,欢快灵动;夜晚,喷泉在灯光照耀下显得五彩斑斓,更是令人轻松而惬意,给广大师生营造了一处休憩、娱乐和交流的广阔平台。 耸立在10号教学楼U型绿地里的那棵苍翠茂盛的国槐,讲述着“聊大的大树有后台”的动人故事。10年前,有12年树龄的这棵国槐给当时建造10号教学楼的建筑公司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学校领导要求施工方保护好这棵树木,不得对其造成任何伤害。像这样,校领导带头爱绿护绿的典型故事还有很多:十年前,修建西湖时校领导要求施工方必须移活栽好的那棵枣树,现茁壮地生长在西校南区田径场检录台上;十五年前建设1号教学楼时,校领导要求保留下来的那一棵苦楝,在楼的西南已经生长了三十多年,越长越繁茂… 和 西湖美景 喷泉广场北面的一大片水域,就是因位于学校西校区而得名的“西湖”。西湖水域面积为1.4万平方米,由东边造型优美的拱桥和西面的平步桥分为三部分。平步桥也名青云桥,有平步青云、青云直上之意,据说,从平步桥上走过,会事业有成,梦想成真。从青云桥向周围观望,周围小桥、流水、丘山、亭台辉映成趣,清澈的湖水中掩映着高耸的楼群,景色怡人。一年四季的西湖都各有一番风味,春天赏柳,夏天赏鱼,秋天赏红叶,冬天赏雪,美不胜收。 洗心泉 平步桥西首的洗心泉,汩汩泉水顺势而下,不仅洗去了一身的疲倦,而且涤静了心灵。西湖背靠一座丘山,草木覆盖,郁郁葱葱,唤作“林山”,山上修一亭,唤作“季亭”,以此命名是为了纪念我们尊敬的名誉校长季羡林先生,因此西湖也叫“羡林湖”。爬上林山季亭,俯瞰西校南区,周边美景尽收眼底。 眺望 和 赛场英姿 从季山下来或走过西湖拱桥,沿桐花中路北行,道路东侧是学校主田径运动场。年9月26日聊城师范学院更名暨聊城大学揭牌庆典在此隆重举行,3年9月山东省第11届大学生运动会在此成功举办,这是省大运会第一次在省城之外的地方举办。绿草如茵的田径场,目睹了学校揭牌庆典那盛大恢宏的场面,见证了赛场那激动人心的热闹场面,记录下了运动健儿挥洒汗水、顽强拼搏的豪爽英姿和矫健身影... 大服 公寓西面是被大学生们戏称为“大服”的多功能服务厅。“大服”一楼有眼镜店,打印社,照相馆,超市,移动营业厅;二楼供应生活学习用品;三楼销售电子产品,四楼有家政服务中心和健身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大服”的两边是学苑餐厅,南北各三层。方便学生们就餐。菜品、食品品种丰富,卫生,受到同学们好评。 和 紫藤公寓北侧的“五四广场”和与之一路之隔、相对年轻的“星月广场”,是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举办地,不仅目睹了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而且见证了聊城大学的飞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学生创新实践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星月广场的主题雕塑“群星的摇篮”,寓意聊城大学是造就群星的摇篮,群星灿烂与月亮交相生辉。 和 思想者 四五月份的聊城大学,聆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穿越星月广场,走上槐树环绕的槐香路,一阵阵槐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美术学院楼前广场上的“思想者”雕塑,不仅展示了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体院门前的四棵石楠高达7-8米,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秋日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 从槐香路左拐进入桐花北路北行。右侧是砖铺的篮球场,虽然有些破旧,但每天来此打球的一点也不比水泥或者塑胶地上的人少。左侧是西校北区体育馆,6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十二轮(女)的比赛在此上演,包括张怡宁、郭焱、李楠、孙晋等众多乒乓国手角逐聊大,为广大师生真情奉献了一场真正意义上世界级水平的乒乓球比赛。 球之韵 栖凤林位于桐花北路与女贞路交叉口的西南角,绿荫婆娑,草色宜人,书香飘远,谈笑风生,是一个优雅而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是聊大最有名气的休读点之一。栖凤林名称的由来,一是因为此片树林主要由数十棵粗大的梧桐树组成,枝叶繁茂、其冠如盖,二是传说古聊城有凤凰栖过,“栽下梧桐树,引起凤凰来”,栖凤林以此得名。学生社团组织经常在此活动,5年11月,聊城大学文学院、校团委便联合创办了“栖凤林文化驿站·论坛”,定期不定期组织主题活动或交流探讨。有了栖凤林文化驿站·论坛,栖凤林不但是聊大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亦成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 ) 栖凤林东面一路之隔的陶然楼,是学校第一座图书馆楼,现为离退休工作处和老干部活动中心,年竣工,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楼名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傥若果言归,共陶暮春时。”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醖热,共君一醉一陶然。” 晨曦中的学思园 陶然楼北侧是聊城大学极具盛名的景和广场(也名学思园)。取名“景和”寓意春日景和,吉祥如意。广场中间的假山飞瀑层叠,水流如注,主峰高峻雄伟,周边泉水涌动,波光粼粼。取名“云峰”,有登峰造极之意,寓意深远。主峰上的镌刻“云峰”二字由我校书法教育专业毕业生、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讲师刘元飞所题。 、、和 沁园 位于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之间、桐园东侧的绿地叫沁园。这两所学院是聊城大学设置最早、办学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建成于上世纪末的沁园内主题雕塑“世纪之门”,寓意21世纪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学校正昂首阔步迎接新的挑战。 文学院西侧为鲁迅广场,因鲁迅先生的主题雕像而得名,象征着文学院的人文精神与进取精神。文学院C形教学楼三面环抱着的一方恬静、幽美的花园绿地叫文心花园,这里芳草遍地、绿树婆娑,是同学们休憩、学习的理想场所。 鲁迅广场 外国语学院楼前广场上的莎士比亚铜像,为学校英语系77级的全体校友集资捐赠,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依恋和感恩之情,成为激励每一个聊大学子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 和 北大门 北大门原是学校主校门,当年矛盾先生为我校题写的“聊城师范学院”的校匾就是悬挂在这儿。大门两侧的草坪取名“怡心坪”,源自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寓意“安适愉快,心旷神怡”。东侧草坪横卧的石头上,雕刻着季羡林老先生题写的聊大校训“敬业博学求实创新”八个大字。 校训石 正对北门的大楼名曰“兴业楼”(寓意学校事业发展,振兴之地),是学校以前的行政办公楼,现校报,电视台,广播台,后勤集团等机构还在此办公。楼前的兴业广场上的雪松苍翠挺拔隽美,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树潇洒飘逸。花开时节,玉兰树花色洁白而芳香,像位身披白纱的少女婷婷玉立,洁净高雅。 聊大图书馆 图书馆大楼由学校与聊城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1年9月投入使用。图书馆主楼高12层,馆舍面积平方米,馆内共设有23个书库和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多媒体视听设备配置齐全,阅览室宽敞明亮,阅览座位4个。是当时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也是首家校地共建的图书馆。 图书馆现有藏书总计余万册,中外报刊近余种,中文电子期刊1余种,外文电子期刊10余种,电子图书万余种。图书馆学习氛围浓厚,充分体现了“学在聊大”的精神,为聊大学子提供了最佳的学习场所。 图书馆南侧的青兰台,原是防空洞。年,在“深挖洞”的号召下,当时全校教职工和六个系的学生,为此长途跋涉,自己运砖29万多块,挖土多立方,前后付出了多个劳动日修建而成。青兰台西首的主题雕塑“翔”,寓意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青兰台南面的西校4号教学楼是学校的第一座教学楼,年12月竣工,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现为教育与科学学院所在地。 、和 竹园 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还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我校有竹园十余处,面积上万平方米,已初具规模,成为聊大绿化一大靓点。人们通常所指的竹园是指西校水塔下的这片竹林,这也是学校目前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一片,每天吸引都有很多学生前来修读、赏玩。 马克思铜像 坐落在思政学院楼前的广场是马克思广场,这是中国第一个以“马克思”命名的广场。广场上雄伟庄严的马克思铜像,不仅是我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者、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建者的最好的纪念!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同样需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广场西侧音乐学院楼前的“小乐队”作品,惟妙惟肖,好像是在演奏欢快的协奏曲。 银杏路北侧是聊大游泳馆,多次承揽聊城市游泳比赛。4年春开始使用温泉,形成温泉活水游泳池,池内水温可随季节调整,这一全国首创、高校唯一的特色项目,为聊大师生、全市人民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健身休闲场所,成为学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亮点 三、东校区 聊城大学攻略——桃李桥 桃李桥是聊城大学一座大型跨路、跨河东西校区联结桥,从西向东依次跨越花园路、二干渠和徒骇河。大桥全长8百多米,桥宽13米,7年10月开通。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桃李桥的建成使用极大的方便了东西校区同学的交流往来,促进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保护了同学们的交通安全。在桥的两边护栏上分别展出了丰富的内容。北边护栏上展出的是我校国家级优秀学生社团九歌文学社和新农科技社的相关内容。南边展出的是“自古聊城名士多”的名人展,介绍的是包括我校名誉校长季羡林在内的聊城历史上的三十位名人。桃李桥夜景 桃李桥,给聊大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话卷。漫步桃李桥,四岸杨柳郁郁葱葱,满目苍翠,桥下徒骇河水碧波荡漾,浮光跃金。桃李桥是聊城大学标志性建筑,也是聊城市的一项景点工程。大桥的建成使用是聊城大学快速发展的重要见证,是聊城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见证,更是聊城大学以人文本、和谐发展的重要见证。 位于桃李桥南、花园南路东侧的花卉科技园,一期占地平方米,由后勤集团投资建设并管理,现后勤集团正积极筹备二期规划和建设。建成后的花卉科技园不仅是聊城大学高档花卉植物教育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鲁西最大的花卉集散地,而且将成为集高档花卉植物培育、观赏、展示、经营为一体、开放式并带有科普性的园林景点,成为聊城市一道生态环保、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线。 走下桃李桥,就进入了学校东校区。大桥东首,由原聊城市“二毛厂”和“农修厂”改造而成的聊城大学“创新园”即将竣工,这是聊城大学注重科技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体现。 沿东湖北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翠绿环绕的美丽东湖。东湖因位于学校东校区而得名,也名梦真湖,以纪念出生聊城的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傅斯年,字“孟真”,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是东校区最美的地方,水域面积4.1万多平方米,湖面浩瀚,波光粼粼,清爽静谧,夜晚,路灯昏黄,小桥流水,别有一番风情。湖边翠绿的柳树下,三三两两的学子,或读书,或小憩,或游玩,其乐陶然。 东湖美景 东湖周边有学校行政办公楼、东湖宾馆、东湖专家公寓、蜗牛广场、孔雀园、世纪广场等重要的建筑和景点。 孔雀开屏 孔雀园位于东湖的西北部,也是东湖一大靓景。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类,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每年四五月生殖季节到来时,雄孔雀常将尾羽高高竖起,宽宽地展开,绚丽夺目,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炫耀自己的美丽,吸引很多师生和游客前来驻足观赏。 东湖宾馆 东湖宾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环境优雅,服务热情,配套齐全,是学校主要的接待场所,也是聊城市的重要接到场所之一,每年都有聊城市“两会”接待任务。宾馆北面的蜗牛广场,呈环形如蜗牛壳般,玲珑精致。广场上砌有花岗岩,并有数盏灯照明,夜晚时分可听松涛阵阵,别有一番朦胧之美。学校行政办公楼右前方立有一巨石,刻有“东湖观鱼”四个大字,是观鱼的最佳位置,每天都会吸引很多同学和游客前来。 东湖专家公寓是学校为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大力构筑人才高地,专门为来我校讲学、授课的院士、著名专家和学者建设的。公寓内设施完备,舒适典雅,为专家、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寓外喷泉与瀑布交相辉映,雕塑与楼亭遥相呼应,绿树成林,芳草如茵,鲜花四季常开,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体现了大学文化的深涵广蕴、秀外慧中。 和 红叶坡位于孔雀园西面的徒骇河大堤下,主要观赏树种为黄栌和火炬树。每到秋天,火红一片,层林尽染,每当夕阳西下,晚霞和红叶交相辉映,景色更加美妙,吸引许多师生前去观赏。 红叶坡 东湖宾馆西面的双龙岗,因不锈钢制作的双龙雕塑而得名,设计制作者是我校美院于学勇副教授。腾飞的双龙,寓意向上、迸发,贴切表达了聊城大学蓬勃发展的态势。站在岗上,可以看到湖南路对面的奥体中心,第11届全运会篮球比赛场馆之一,男排甲级联赛山东赛区主赛场。 中水处理站位于双龙岗南头,建成于9年,总投资0余万元,日处理污水规模设计为0立方米。由于采用的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全部被过滤降解,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污染。经过处理之后的废水,水质清澈、透明、无异味,可广泛用于东校区的景观用水、绿化、湖水养鱼、车辆冲洗等。此项目是学校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举措。 和 世纪大道是进入东校区南大门后的南北大道,也名创新路。大道西侧的世纪广场,是东校大型科技和文艺活动的文化广场。4年9月26日,聊城大学与山东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走向辉煌”——《大家一起来》庆祝建国55周年暨聊城大学建校3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在此举行。世纪广场瀑布,为世纪广场一大靓点,每天吸引很多师生和游客前来游玩、小憩。 世纪广场瀑布 广场南首的牡丹园,花色繁多,春天时竞相盛放,姹紫嫣红,似云如霞,恰与园边的玉带河、垂柳相映。风起时,水光潋滟,柳枝依依,花香暗送,是同学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世纪大道东侧的双姝泉泉水欢动雀跃,迎送着由此路过的每位师生和宾客;世纪长廊,既是一条绿色景观长廊,又是一条校园文化长廊。 双姝泉 和 穿越双妹泉,沿敬业路前行,就走入了东校区的教学区。聊城大学农学院实验楼后的核桃树冠雄伟,枝叶繁茂,绿荫盖地。当人们在这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核桃树下谈笑风生时,能否领略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含义呢?楼前的文化广场即为新民园,是师生修读、课间小憩的理想场所。 新民园 华罗庚塑像,坐落在东校区1号教学楼前的草坪之上,不仅让广大师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前辈数学家的爱国和奉献精神,而且激励学子们加倍努力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为祖国、为科学献身。 逸夫图书馆,因获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万港元赠款建设而得名,建筑面积26平方米,整个大楼呈回字结构,宽敞明亮,以数字化为突出特色。馆厅上方“逸夫图书馆”五个大字由我校书法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向彬题写,飘逸俊秀,遒劲有力。 孔子像 图书馆前的孔子铜像是年香港孔子学院所赠,目的是让聊大师生可以经常瞻仰孔子圣容,思考孔子教诲,进而培养爱祖国、爱民族的情感,以及为人处世的道德伦理观念,做一个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高尚道德的青年人。 银河广场位于群星公寓东部,建成于5年,是师生活动、休憩的重要场所。取名“银河”,寓意聊城大学名人荟萃、灿若星河。广场中间有两条盘绕的巨龙,两侧水池内泉水从虎嘴中喷射而出,寓意聊城大学是藏龙卧虎之地。 校友林 校友林作为校友心系母校的载体,是校友们表达对母校感恩的一种方式。“校友林”是我校绿化建设的一大特色,绿野共青林、中韩友谊林、黑松林、银杏林、彩叶林等见证了校友们的爱校深情。 银杏林(逸夫图书馆前、银河广场南侧)——年3月20日,“中国银杏之乡”郯城县人民政府向我校捐赠株银杏树,由国防生组成的“军中朝阳”志愿者服务队栽植。 油松林(军训场南侧)——9年3月2日,我校校友肖明胜牵头,临朐县人民政府捐赠0余棵油松,由绿野协会等社团组织栽植。 彩叶林(东校浴室北面)——9年3月20日,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新农科技社校外指导老师王宝峰捐赠紫叶矮樱、金叶榆、金叶国槐、红叶李、红叶碧桃等五个品种余株,由新农科技社社员栽植。 和 国防生训练 群星公寓北侧的东校田径场,同时也是我校国防生综合训练场。3年6月,聊城大学与济南军区签订了《关于为军队培养干部协议书》,并与当年从普通在校生中选拔国防生,开始了我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历程。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的国防生培养工作,培养质量深得部队肯定。国防生综合训练场为我校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国防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标志着我校国防生培养进入成熟阶段。 大学生服务中心成立于7年,位于学生生活区,面积平方米,是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办理日常事务而设立的一个服务部门。它把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一些业务前移至服务大厅,现有学生处、团委、组织部、教务处、等15个单位在中心服务大厅设立了服务窗口。开设服务项目余项 和 玉带一样的北湖,柳丝迎春,绿荷消夏,风景秀丽。湖内种植的荷花,被称为“花中仙子”,炎夏花开之时,叶似碧玉盘,茎似绿翠柱,花如出水美女,清香远溢,让人欣赏到“碧波芙蓉起涟漪,荷香月影倚相随”的迷人景观。 在北湖环抱的日晷广场,宛如玉带环绕的玉珠,在翠绿之中、繁花之内,绽放光华。让我们看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和由内而外生发的巨大能量。由我校教师设计的日晷上,刻着二十四节气、十二星座、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即使现代科技如此便捷,站在日晷前依然可以感受那种来自远古的智慧力量,悠远切实地敲击着我们的心房。 植物生态园内四季如春,平方米的植物生态园可使北方院校的学生看到热带、亚热带植物景观。,为学生实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场所和良好的条件。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