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聊城市,隶属于山东省,位于山东省西部,西部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与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和河南省为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

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市境内地形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素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

历史文化

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大汶口文化遗址18处,龙山文化遗址45处,龙山文化古城址9座,占山东省龙山文化古城数量的一半。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聊城碰撞融合。明清两代,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腑”“江北一都会”。清朝康熙、乾隆皇帝11次下江南,曾亲临聊城。临清钞关课税收入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著名典籍中描述的许多故事发生在聊城。

风景名胜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

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央。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位于聊城东关双街南首,建于清乾隆八年(年),原是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

摩天轮

摩天轮地处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东昌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3层,共14层,项目设备总高米,是亚洲(在建设中的)第三大摩天轮,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

曹植墓

曹植墓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县城南20千米处的鱼山西麓。

萧城遗址

萧城遗址位于冠县馆陶镇东南3.5千米处。据记载,此为辽国萧太后为驻兵中原而于宋真宗景德元年()筑成,亦称“歇马城”、“驻马城”。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训祠

位于冠县市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始建于年。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年5月重修。

马颊河度假村

位于聊城城区西25千米马颊河东岸。始建于年,年被山东省林业厅列为生态公益性林场。

景阳冈

位于阳谷县城东16千米张秋镇境内。传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年,景阳冈被定为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

狮子楼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城区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于年10月1日对游客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为位于阳谷县城中心。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节庆和庙会等活动。

鲁西北烈士陵园

聊城市境内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年。年重建。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山东聊城东昌湖风景区内。于年11月在山东聊城动工建设。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分为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

海源阁

海源阁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22万。它与江苏常熟县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

孔繁森纪念馆

孔繁森纪念馆年7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建馆,9月14日正式开馆。

地方特产

阿胶

阿胶中国医药宝库中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东阿,故名阿胶。已有两千年的生产历史。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制阿胶,药物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阿胶有养阴、止血、补虚、润燥之功能,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全国阿胶质量以东阿阿胶为最佳。民国四年(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民国二十二年(年),在实业部国货陈列馆三周年纪念会上获二等奖。

乌枣

乌枣是阳谷、茌平等县的传统土特产,亦称熏枣、焦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仅窑熏1道工序,就要反复3次,历时6天,经“三次窑子六遍水”方可。乌枣制成后,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旧县志记载:“邑为产枣之区。用鲜枣加火熏制,手术特精,远销南省,岁以数万袋计,获利巨。”

冠县鸭梨

冠县鸭梨是冠县主要土特产品之一。尤以兰沃乡所产鸭梨为最好。据史料记载,冠县鸭梨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因果柄处状如鸭头而得名。冠县鸭梨具有个大、皮薄、核小、肉嫩质细且脆、味甜汁多且浓、果面洁净光滑、果形端正、石细胞少、耐贮藏等特点。鸭梨营养丰富,具有润燥生津、止咳化痰等药物功能,常食可清胃败火,利脾润肝。对伤津烦渴、肺热咳嗽、目青喉肿、肠干便秘等症状疗效显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济美酱菜

济美酱菜是临清传统名吃。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年),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齐名,一起称为江北四大酱园。“进京腐乳”是其传统产品之一。清道光年间,深得朝廷赏识,因此而得名。甜酱瓜是济美酱园的又一传统产品。民国九年(年)即出口日本,民国二十四年(年)在南京国货博览会上获奖。

清平空心面

清平空心面又称坠面,因面条均匀空心而得名。始产于清朝末年,制作工序复杂,须把好和面、醒面、切条、搓条、醒条、坠面等各道工序的质量关。先用优质面粉加盐及水和面。然后揉面,揉面采用折叠式,即用手折起面的边部往中心叠压。面和好后盖一湿布,置于温暖处醒面0.5—1小时。再将面轧成圆饼形状,用刀沿边转圈将面饼切成3厘米宽长条,在面案上反复搓揉,至大姆指般粗细时,交叉循序盘挂在两根竹签上,放入醒面池内醒条0.5—1小时,然后将醒好的搓条放到25米高的条架上,用两手轻拉搓条下端的竹签,轻拉慢坠,便成为头发丝般细的空心面。

五更炉熏鸡

更炉熏鸡,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精选20种天然中草香辛料腌制,烟熏而成。鸡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明洪武年间,有张姓兄弟山西洪桐县迁往山东阳谷。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打算去看望十里之外的兄长,见厨房有梨木,顿生想法,用梨木做柴支炉生火将鸡熏蒸起来。结果到兄长处吃将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做法逐渐被人们仿效起来,将梨木熏鸡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以示思亲之情,大吉大利之意,后来当地渐渐演变成了仲秋节送熏鸡的风俗。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和配方,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

魏氏熏鸡

远香斋魏氏熏鸡由聊城魏兆松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道光年间已颇有名气。选用外形丰满、肉多肥嫩、体重1至1.5公斤的当年生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向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放在锯末烟头上熏制。经熏制的扒鸡色泽栗红,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肉嫩骨酥,原汁原味,肉质梗韧,香而不腻,嚼后有余香,四季皆宜食。吃时泡洗蒸透,顺丝撕食。可存1年左右不变质。被老舍先生称为“铁公鸡”。

风味小吃

八批果子

八批果子是聊城传统名吃。八批果子是一种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型,故名“八批果子”。八批果子在制作时,面为配以矾、碱、盐的混合面团,炸制时用油量较大。经热油烹炸的面团各批都因气泡而膨胀,颜色金黄,其酥脆程度,落地碎不可拾。八批果子是聊城居民早餐的主要食品之一。且可久放,是美味早点食品。

孟家包

孟家包是聊城传统名吃。又名灌汤包,为祖传手艺。由聊城孟继海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年)创制。以面粉、带骨生猪肉为主料,小磨香油、葱、生姜、大料面、酱油、甜酱、冻子等为调料。分为制馅、煮冻、和面、成型等四步操作。熟后表面光滑柔软,不渗汤,皮薄馅鲜,汁多味香。汤汁入口,醇香四溢,香而不腻。

阳谷布袋鸡

阳谷布袋鸡是阳谷传统名吃。阳谷城内北街张家世代相传。做法独特,整鸡脱骨,将五脏抽去,腹内装入海参、鱿鱼、海米、竹笋、香菇、火腿,脖颈装入水氽丸子,鸡蛋煮熟剥皮放于腹后,加料物蒸煮,清蒸后汤白如奶,称奶汤布袋鸡;过油蒸汤呈红色,称红扒布袋鸡。成品菜“折翅弯脖如打恋(如鸡打恋窝),无骨完整背丰满,吃时用筷轻一按,当众即可下鸡蛋”,故又名“鸾凤下蛋”。被聊城市消费者协会定为“鲁西名吃”。

高唐罗汉饼

高唐罗汉饼属糕点类,似月饼,无馅。因其层层叠叠,借“叠罗汉”之意而得名。清时罗汉饼为贡饼。特点是绵软酥松,层次清晰,食之酥脆香甜,油而不腻。制作罗汉饼所用主料为面粉、猪板油、香油或花生油、绵白糖,配料有香精、枣泥、山楂泥、玫瑰酱等。制作时,先用面粉与植物油和成皮面,再用面粉、猪板油、白糖、和配料和成酥面。然后,皮面包酥面,用面轴迭轧数层,卷起后按需分块,再将每块轧成圆形,直径约7厘米,厚约1.5厘米,入炉烘烤待呈蛋黄色出炉即成。

武大郎烧饼

武大郎烧饼始源于北宋景佑年间。始称“炊饼”,后改称“武大郎烧饼”。因在《水浒传》《金瓶梅》两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扬四海。武大郎烧饼金黄酥香,造型美观,诱人食欲。多年来,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创新与改进,使之成为做工精细,香脆可口,便于携带的食品。

高唐老豆腐

高唐老豆腐又称豆腐脑。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故乡豆腐。食用时用平勺撇入碗内,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

沙镇呱嗒

沙镇呱嗒是聊城传统名吃,因吃在嘴里会发出“瓜答”的声音而得名。创制于清代,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制作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备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

托板豆腐

托板豆腐是临清传统名吃。因卖主总是切好放在一块特制的长方形木板上出售,故称“托板豆腐”。在临清,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手推车、自行车或是肩挑的小担上,放着一大块用白布包着的颤悠悠、水汪汪、热乎乎的水豆腐。尤其是早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手捧托板豆腐,吃得满口香甜、津津有味的顾客。水豆腐是用上等黄豆,经脱皮、水泡后、磨成汁,用布滤出豆浆,倒入锅中烧开,加卤水精心点制而成。其特点是白嫩、细腻、香甜,营养丰富,便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方便可口的快餐。

赞赏

长按







































贵州治疗白癜风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