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7/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敏陈博和同事在武汉战“疫”一线。年2月20日,山东省派出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医院重症医学专业主治医师陈博是其中的一员。从出发至今,陈博已在武汉“重灾区”坚守了将近一个月。从武汉三院首义院区,医院,都有他忙碌的身影。鲜为人知的是,陈博自1月30日就进入医院的发热隔离病房,去武汉前也没能回家。但是,作为为数不多的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能到武汉前线战“疫”,陈博说那是他一生的荣光。他相信,我们走出了至暗时刻,不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走进武汉重症病房他是医院派出的首批医生3月18日,武汉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不过,此时的武汉,街上依然冷清。陈博说,坐在上班的公交专车上,除了运输防控物资的车辆,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人。“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付出和牺牲都特别多。”陈博说,不来到这里,就无法体会那种感觉。好在,我们走出了至暗时刻。3月10日,武汉14医院全部休舱。“现在,没有多少新增确诊病例了(截至采访时间),一切都会过去的。”陈博对记者说这句话时,刚下夜班回到酒店。陈博的夜班,从晚上12:00到早晨8:00,要上8个小时。交接完班,回到酒店,要将近10点。“晚上10:30下楼,乘坐公交车55医院门口。”陈博说,医院医院,负责新冠重症隔离病房。陈博告诉记者,山东省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员,在经过严格的培训后,医院、武汉三院光谷院区和首义院区。当时,陈博被分配到武汉三院首义院区。“武汉三院,是当医院。”陈博说,大部分患者出院后,首义院区剩下的病人于3月8日上午转走,首义院区恢复了其医院的职责。随后,陈博和来自菏泽、淄博等地的50余名医护人员转战医院,全部进入重症病房。据统计,1月24日到3月8日,全国有支医疗队4.26万人抵达武汉和湖北,其中重症专业医务人员1.9万。陈博是医院第四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医院第一批派出的医生。熟悉重症领域最高端技术他从死神手里抢救患者现在,陈博所在医院重症专业医生并不多,只有7人。“开始只有5名重症医生,每天都在上班,夜班也没有休息。”陈博说,因为工作强度特别大,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后来,新冠重症隔离病房又增加了两名重症医生,下夜班终于可以睡一会儿。陈博告诉记者说,对于轻症患者,一个医生管二三十个人很轻松。但对重症患者,一个医生管5个病人,忙得不行。在重症病房,有些仪器对从基层抽调来的护士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以前基本没有操作过。“现在的工作量,是原来的好几倍,体力一度达到了极限。”陈博说,有的护士没有重症经验,以前护士能干的活,现在有时需要医生去教,一刻都不敢松懈。危重型患者全身各种脏器都很差。面对各种问题,医生能不能第一时间正确处理,是决定着病人生死的关键。对普通人来说,危重型的医学定义晦涩难懂。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大家都懂:病人死亡之前按下的暂停键。“对于新冠肺炎,眼下还没有确切证明有效的治疗药物。病情发展到危重型,常规治疗手段无效时,要给予器官支持治疗,帮助患者渡过最艰难的时刻。”陈博说,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就是重症领域最高端技术,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水平。“给病人一个自愈的时间,也是给医生一个纠错的时间。”陈博表示,但是,ECMO的维护需要专业的队伍。在医院,已有多例患者使用该技术抢救成功。不过,能熟练掌握这一技术的医生,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走进病房,忙碌起来,陈博有时会忘记时间。面对生死,甚至没有时间去悲伤。他说,对医院,很多人是陌生的。但是,延迟婚期、已经殉职的彭银华医生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陈博说:“我工作的病房,曾经就是彭银华倒下的地方。”从聊城战“疫”一线转战武汉“红区”他还没回家就再次出发休息的时候,陈博会和家人视频连线,报个平安,和年幼的女儿说说话。工作再辛苦,陈博都觉得没什么。提到家人,他感觉有些心酸。因为,自从1月30医院的隔离观察病房重症组,他就一直没回过家。隔离观察病房重症组,除了治疗确诊患者,还负责疑似待排和确诊病人。在聊城时,陈博还参与了对本地唯一一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当时,对于这一新的病毒,我们都不太了解,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再结合着国家的诊疗方案边摸索边治疗。”陈博说,这位患者,也是全省首例从危重型、重型转为普通型的。陈博告诉记者,在聊城战“疫”两三周后,医护人员进行轮换。轮休了两三天,新冠病毒检测没问题,他就去了武汉。作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能去武汉一线参与救援,陈博说,这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光辉时刻。而以前,陈博是一名麻醉医生。而重症医学大夫,被称为医疗界的特种兵。于是,他考了急诊医学重症方向的研究生。看着患者能平安出院,是让陈博感到最欣慰的事情。在武汉三院首义院区时,一位患者曾拉着他的手不让他走。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传达出的是焦虑与恐惧。这时他只能坐在床边,握着患者的手,一遍遍地劝导,哪怕是善意的谎言。“这种耐心与爱伤意识恰恰是我们这个年龄的医生所欠缺的。”正如他的科主任曲爱君教授说的一句话:这是一次对你各方面素质的锻炼与提升。陈博说,临出院时,这位患者的家属给山东医疗队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在信里,患者家属说:“希望疫情结束了,你们来武汉游玩,去看看武大的樱花、武汉的黄鹤楼,吃吃户部巷(的美食),夜晚的长江二桥也非常美丽。”现在,陈博有一个心愿:等疫情结束回家后,要去拍一张全家福。因为,最新的一张全家福还是5年前的,当时还不到两岁的女儿,如今已经7岁了。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