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我省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提出要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赵豪志说,7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通知》,对16个市建立省领导同志防汛包保制度,强化对各市防汛救灾工作的指导督导。省防指及各成员单位超前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面检查防洪工程设施管理运行、水毁设施修复、城市防洪除涝设施运行和山洪灾害易发区、工矿企业、化工园区等重点区域防汛物资、队伍准备情况,把人员转移避险措施和防范超标洪水、流域性大洪水准备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着力抓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对危化品、煤矿、非煤矿山、金属冶炼等重点监管领域进行了安全度汛准备情况检查。各级检查共发现问题个,全部落实了整改措施。 今年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0%,比去年同期偏多%。 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93.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2%,比去年同期偏多%。 据气象部门预测,汛期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两成左右,鲁西、鲁中可能偏多两到五成,出现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大,局地强降雨多发,暴雨引发洪涝、山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大,可能有1~2个台风影响我省及邻近海域,防汛工作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山东重点加强超标洪水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完成了座大中型水库全景监控,建成省、市、县三级水利防汛调度会商系统。 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鲁生介绍,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水利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防汛备汛措施。主要是完成了座大中型水库全景监控,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水利防汛调度会商系统。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专家体系,专家队伍达余人。制定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了水利系统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防汛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夯实责任,把防汛的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安全度汛。 当前,山东已进入主汛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任务都已如期完成。去年“利奇马”台风给小清河沿线造成洪涝灾害,为此,山东把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省重点水利工程的“头号”工程。通过治理,提升防洪除涝能力。 杏花河泵站项目副经理刘刚说,现场实行“三班制”,不间断施工,提前13天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杏花河泵站建成后,将境内杏花河、人字河等主要河道整体泄洪能力由1个流量提高到15个流量。 除了“头号工程”,山东各地病险水闸、病险水库建设也抓紧进行。于楼闸位于洙赵新河干流济宁与菏泽交汇处,是一座承担区域防洪抗旱任务的中型水闸。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当地还强化工程质量全过程管控,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有监理人员严格监督。菏泽市洙赵新河巨野管理段副段长张路说,我们逐项细化时间节点要求,结合技术力量、环境、成本等因素,对施工方案实行动态管理,保质保量完成节点任务。 “根治水患、防治干旱”,今年以来,山东水利工程“兴建、提升、整治”三措并举。截至6月30日,个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完成工程总投资.06亿元。 省水利厅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建基表示,下一步,我们定期调度会商、分析研判、解决问题,持续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导编制在建工程防汛应急预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度汛。 进入主汛期,山东消防部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 近日,聊城市度假区消防救援大队在内河水域开展了一场多场景、多项目的水域救援综合实战演练。现场利用无人机勘察、侦测,并按照救援预案展开搜救。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陈口路特勤站副站长贺纪格告诉记者,舟艇快速救援、无人机携带救生圈救人、蛙人潜水救援等科目通力合作,确保高效完成搜救任务。 近一个月来,潍坊市消防救援支队重点对队伍快速到达、迅速铺设供水干线、长时间作业等远距离排水科目进行了反复演练。 济宁市则利用防汛抗洪重点区域电子地图,精准标绘了全市桥梁涵洞、地下车库商场、低洼路段区域、河流、水库等8大类多处风险点,为精准救援提供数据支撑。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王坤亮认为,通过建立防汛抢险的电子地图,实时掌握现场情况,筑起了一道看得见的防护堤。 目前,山东消防救援总队组建的“省市县”三级抗洪抢险队伍,专业救援力量达到人。 同时,配备远程供水系统、水陆两栖车、排涝泵等各类物资1万多件套,并将全省具备救援资质和能力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纳入指挥调度体系。 省消防救援总队政委肖枭表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对“多灾种”“灾害链”形成系统监测和早期识别预警能力,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强有力信息保障。 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将全面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每年夏季,副热带高压会北抬,当其北部边缘雨带稳定影响山东时,我省就进入了雨季,这是一年中降水最集中的时段,一般持续约2个月,我省进入雨季的平均时间在6月底7月初,但每年的差异比较大,最早的有6月中旬,最晚的推迟到7月下旬。 从目前气象资料分析看,今年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整体偏南,其北部边缘雨带主要维持在我国长江流域,我省主要受冷空气影响,多发分散性雷阵雨天气,预计10号以后副热带高压会明显北抬,我省雨季可能于7月中旬开始,较常年偏晚一些。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汛期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率增大,全省各级气象部门为做好防汛气象服务做了全面准备。 省气象局总工程师李刚介绍,4月开始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开展了汛前准备和检查工作,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保证各类气象探测设备、预报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正常运行,做到了思想、人员、装备、技术、应急处置、规章制度“六到位”。我们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做好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坚守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目前,我省已搭建起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储备抢险救灾物资总价值13.79亿元。全省各级共举办培训次、开展演练近次,落实抢险队伍支、抢险队员12.62万名。全省抗洪抢险救援专业力量达到人。 我省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汛救灾工作,充分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灾的准备,科学研判形势,周密安排部署,狠抓防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全省安全度汛!(记者米雪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