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病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之 《茉莉的最后一天》 () (OnChildren) 我,每一集都是哭着看完的。 查阅了下影评,几乎所有人都留言说仿佛看到了曾经年幼时候的自己。 同时也有很多人许愿:自己千万不要变成剧中那样的父母...... 对此,我只想说: “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我这样对你,都是为了你好” “我现在对你严厉,你以后就会感谢我了”。 熟悉吧~~ 这些台词,每天都在上演,你的孩子,从你生下他们那天开始,你就捆绑了他们,不信? 那就一起看电影呗~~自然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共有五个故事,改编自吴晓乐的同名小说,分别是:母亲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必须动过。 我个人比较喜欢茉莉的最后一天,因为这个比较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的演员简直就是你身边的某某某和某某某,或者就是你的母亲,甚至有可能就是你~~ 茉莉死了。 一个在众人眼里完美无缺品学兼优的高中生,熬完了高考,却在拿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自杀了。 为什么? 茉莉的妈妈始终想不通这个问题—— 我的女儿明明那么聪明,以后会有大好的前程 怎么就这样跳下去了? 一个人要拿走自己的生命,绝对不是突然的,想起几天前上海某高中男生跳桥的视频,我想孩子再冲动,也肯定是平时与父母关系到达了一定的矛盾层面,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从而产生了悲剧。 茉莉也一样。 随着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 我们见证的不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被扼杀的过程。 更是我们或多或少被扼杀的曾经—— 故事很简单。 大女儿茉莉自杀,原因成谜。 茉莉的妈妈通过科技回述女儿的记忆,想要找出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 最终却发现,害死女儿最大的凶手正是她自己。 茉莉的妈妈是个留美硕士,要强又好面子。 有多好面子? 大女儿自杀,她悲痛万分,依然能对外宣称女儿是“失足跌落”。 全职家庭主妇,一门心思扑在两个女儿身上。 女儿在家的一举一动,都在妈妈的监控之下。 (在家安装了摄像头,闲下来没事就是看女儿在干什么,好恐怖!!) 妈妈觉得,这世间再没有比她更了解茉莉的了。 茉莉去世后,通过读取女儿的脑袋芯片(对很科幻),却让妈妈发现这个女儿好陌生。 原来: 她会撒谎跑去偶像作家的签售会。 她把偷来的发卡故意送给自己。 她甚至一直以来都在见心理医生。 原来24小时忙不停的家庭主妇从未走进过女儿的内心。 妈妈疯狂的认为是身边的人害死了茉莉。 唯独看不到她自己。 盲目的、粗暴的,永远都在伤害着女儿的自己。 女儿表达真实的内心,换来的只有一句“没出息”。 所有的付出都是在外人面前炫耀的一句“投资”。 考得好了没有夸奖,只有不断的“否定”和“打击”。 考得不好没有安慰,只有眉头一皱的冷漠失望。 母亲反反复复强调一句“要是我没生你们,我现在也是一个教授”,这不就是中国式家长典型的道德绑架吗? 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只是一种投资,读书读的好才是孝顺,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却从不曾关心。 “你爱我吗?” 每位妈妈都觉得自己爱孩子, 但每位孩子都没有觉得到被爱, 这就是我们现实的亲子关系。 那些快速闪过的镜头,那些茉莉关于妈妈的回忆。 像是一根又一根针,扎得每个人都体无完肤。 多熟悉,又多疼。 没有平等和理解,只有从不曾察觉的践踏和伤害。 以及无休止的冰冷的命令和沉默的执行。 “反正也没人爱我,可悲又没人爱的林茉莉,再见” 茉莉看着手腕上蜿蜒丑陋的伤痕,她觉得妈妈爱的并不是她,而是一个能令她骄傲的女儿,最终决定以最决绝的方式报复自己。 知道什么才是最无能为力的吗? 是无论经历了多少痛苦与绝望,身为孩子,总是期许着父母打从心底承认自己的错误,哪怕付出死亡的代价。 因为孩子,最想要的始终是父母的认同。 可是父母们并不一定能理解到这个,哪怕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 茉莉妈妈没有从茉莉的死中得到反省,反而变本加厉的对待妹妹可莉,各种责骂。 是什么让父母在这十几年中把对迎接新生儿的喜悦变成了面对孩子的负担? 你找得到答案吗?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生活的压力, 不好好上学,以后就找不到工作, 没有工作怎么养活自己, 那么高的房价! 理直气壮的理由, 你的孩子还真就是你的孩子了, 是吧?! 父母总会把自己未完成的梦交给自己的孩子来完成,与其说你是爱孩子,倒不如说你是更爱自己。 茉莉曾经对妹妹说,其实我很胆小。 之所以努力读书是因为怕被妈妈揍,是“我以为只要我好好念书,就能做我想做的事”。 可好像我们活着就已经没有资格和权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因为父母把一切都给了我们,不回报就是不孝。 可是你们知道吗?孩子要的只是作为父母的你们能醒悟,能真正的明白: 很多孩子都因为无法获得父母的认同而痛苦!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会选择自杀也不愿意多和父母沟通的重要原因。 跳下去的孩子,一定恨透这世界,一定对这世界感到绝望。 可是你知道吗?千千万万个茉莉想要的都很简单: 不恨这个世界,很爱爸妈,很想达到爸妈的期待。 却已经不知道继续爱爸妈还有什么意义了。 故事的最后,妈妈戴上仪器,重新回到茉莉自杀的那一天。 她的女儿站在阳台的护栏上,绝望的想“反正也没人爱我”。 她看着女儿坠落时的眼泪,哭得撕心裂肺。 那句从来没有表达出来的话终于脱口而出—— 妈妈爱你啊! 回魂的女儿笑着泣不成声—— 现在我知道了,谢谢 可是,对不起 我已经死了 中国式父母之爱是多数人共同之苦。 苦了孩子,可也同样苦了父母。 事实上,每个人怀孕的时候都说,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长大就好。 当孩子长到一岁、两岁、三岁,期待跟目标就越来越多。 尽管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会有条件,孩子对父母的爱没有条件,所以才会有情绪勒索。 明明教育本身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找到目标,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但社会压力却促使一些父母将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 而这部剧至少试着把问题提出来,直视那个问题,直视亲子之间的巨大鸿沟。 就值得去看一看。爱奇艺视频有全集哦~~ 孩子的人生不是我们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也不需要为了孩子全盘牺牲 我们只是刚好有机会并肩行一小段路 帮助彼此探索未知的人生 我们告诉他一朵花的名字 他告诉我们花瓣的背面有一只小虫 ......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是他们最好最后的避风港,他们是你最暖最厚的军大衣,相互依存却少有干预,可以互相尊重,也可以天马行空。 很高兴能通过电影让自己获得思考,你喜欢吗? 喜欢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