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是住院病人,对神经二科医护人员的服务很满意。四月份我父亲在这儿住院的时候,大夫护士也都挺好,可就是保安的服务态度不怎么样,我独自一人用电动三轮车带着我父亲来复查的时候,他们不让在门前停放三轮车,给推到一边去了。” “我父亲脑出血,住在神经外科,插着插鼻饲管,还有糖尿病,医院却没有提供特需饮食的地方。” “我家属也是脑出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用救护车转诊回来的。当时,那里的大夫之所以劝我们回来,是因为他们断定会成为植物人了。没想到,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20多天后,我老伴居然苏醒了,呼吸机也不用了。管床的董潇大夫非常关心病人,每次下了夜班到了中午还不回家,一直为病人忙活,我们很感激!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在青岛的时候花了不少的钱,目前我的资金有些周转不过来,看看能不能阶段性结一次账。”对此,医保办工作人员现场答复:“没问题。” “我是神经八科的病人家属,很多年以医院的老主顾,这次是我丈夫得了脑梗塞,从海南住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医院来治疗的。冯金平主任和赵楠护士长对病人可好了,精心治疗、悉心关怀,致使我爱人病情恢复很理想,马上就可以出院了。” 6月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医患沟通座谈会医院举行,来自21个病区的29名患者和陪床家属畅所欲言,与医院党委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办、医患办、医保办、医联体、总务科、爱卫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 “医院的医疗服务和就医流程好坏最有发言权,”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市三院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召开医患沟通座谈会,向患者开门“问政”,让患方代表直接说问题、提意见,相关职能科室现场答疑解惑,能整改的,即知即改,暂时不能整改的,做好解释说明。比如,针对家属提出的“医院不能提供特需饮食”问题,医院已经着手营养科的筹建工作,力争尽快解决。 “医院就诊,也有过多次住院经历,但像这种形式的医患沟通座谈会还真是头一回参加,不但真心实意地听我们提意见,医院改进服务,实在是太意外了,”参加完座谈会的患者及家属有些激动地说。 “像这种开门‘问政’”的座谈会,以后要经常举行,对于患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高标准按时完成整改。”市三院党委书记、院长孔祥之要求。 供稿 安洪豹 责任编辑 金增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