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0.html 庆六一学生文艺节目展演 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位于山东省聊城市,是一所县级小学,年,在校长王希锋的带领下开始了语文课改的探索之路。七年的磨练,语文课改经历了由最初的“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教学模式,到“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体系的蜕变,改革成果显著,赢得了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闻名全国。“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体系,以促进师生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多种类型的主题课程为主体,依据科学的评课标准,改变了教的方法,改变了学的方式,改变了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展现勃勃生机。 教、学共长,课改成就学生师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单元整合,多课渐进”的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中明确了教学活动主体间的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改以促发展为核心理念,力求通过以教促学,以学促改的过程,实现教、学共进,师生共长的目标,以教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课改实现学生语文素养落地。 课程主题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以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为目标,通过语文课程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提升。整个单元的课型流程,从自主预习课始至检测反馈课终,经历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思维过程,每个单元的螺旋重复,提升了思维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基础过关课中汉字演变、书写教学;精读课中的有感情朗读、文本欣赏、语文实践活动;主题习作课中的创作等,学生在学习中鉴赏美,在运用中创造美,在阅读中品味文化之韵味。 我校教师蔡晓慧在全市学习我校课改现场会上执教观摩课 课程实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不同,不同学习阶段达到的水平亦有差异,为此,教学中采用了“降质保量”“降量保质”的策略,保证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优势,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不适则改”是高唐第一实验小学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随着教的反馈和学的反馈及时调整,显示出此次课改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也增强了课程的可操作性。 “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课程体系形成以学情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流程,实现了教、学、思的改变。 多课渐进,课程成就课改“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将教材的各个单元内容调整或者重组,立足教学全局,设计整体教学流程,并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设置多种循序渐进的课型来完成教学。每种课型都有自己的定位、内涵与外延,教学任务、课程效果具有独特性。课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加合理、高效。 自主预习课 自主预习课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达到课程标准,并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创生新的方法。预习内容包括整个单元生字、词的识写、课文的朗读。自主预习一般是以作业形式分段完成,学生通过自主预习逐步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自主预习课在整个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达到:正确识读一、二类生字,正确书写一类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基础过关课 基础过关课在“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中是基石,任务是解决字词障碍,分为基础过关一和基础过关二两个课时。 基础过关一的学习目标: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一类生字。 基础过关二的学习目标:与基础过关一的学习目标相同,但区别在于要对第一课时查缺补漏;对以前学过而今又生疏的字词补充学习;一类生字不但要求写正确,还要写规范。 主题精读课 主题精读课是根据单元情感主题、知识点主题确定精读文本,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主题精读课在整个体系中至关重要,承担着单元目标与知识点学习的任务。讲授主题精读课,遵循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原则,教师心中有重点目标。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与点拨知识点,并注意适时培养学生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等能力。 主题略读课 主题略读课以两篇(或两篇以上)课文为例,把包含知识点的段落视为重点给予指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深化学习知识点,为后续的读写结合课和主题习作课奠定基础。 略读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取舍,围绕单元知识训练点,抓住能体现作者表达方法、运用技巧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做到有的放矢。 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是在主题精读课、主题略读课的基础上,将课文中学习的知识点(语言、章法、写作技巧),以片段为形式进行运用,以达到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的课程目标。 拓展阅读课 拓展阅读课是根据单元双主题进行的阅读。围绕单元情感和知识点主题选择教材内容,目的是在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基础上,增加规范语系的积累。只要求读得流利,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拓展阅读课,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主,教师采用指读、抽读、巡查员过关读等多种形式逐篇过关。 主题习作课 主题习作课根据单元双主题确立习作题目,运用主题精读、略读课上学习的知识点(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进行习作,是对单元目标落实与否、学生读书效果的实践见证。 山西省语文国培班学员来校观课学习 规范实施,标准成就课程课改落实于课堂,课堂教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的课程标准是课堂质量的保障之一。高唐第一实验小学在实践中总结了严密的教学程序、确立了针对性的课程标准体系,明晰教学任务,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操作标准化为了提高课改的可操作性,学校制订了《“单元整合,多课渐进”语文主题教学课程体系教师操作手册》、配套语音视频,构成了教师操作手册系统。这是教师执行的依据、标准实施的操作指南。 课程流程标准化课程按照自主预习课、基础过关课一、基础过关课二、主题精读课、主题略读课、读写结合课、拓展阅读课、高效阅读课、综合训练课、主题习作课、习作讲评课、检测反馈课、方法习惯标准磨合课的顺序依次进行。根据每单元的任务和知识点不同,按顺序进行选择流程,一个循环一单元,每单元教学用时两周,第一周处理教材,第二周拓展阅读主题习作。 国画社团同学在活动 作业考核标准化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只有生字抄写有一定量的限制,如抄写生字两遍,其他作业都以标准形式出现,如:会默写一类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课文等等。这种作业方式实施伊始,大部分学生不能按标准完成,因为学生习惯了抄字几遍或读几遍的方式,现在只有质的标准,没有了量的要求,学生会不时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但由于教师和小组长会依照标准检查,因此学生难以敷衍过关。长此以往,促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完成预习任务的习惯。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水平的差异,适当运用“降量保质”与“降质保量”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的应有目标,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树立自信心。 如今,高唐第一实验小学的语文课改已经走过七年的历程,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县始终遥遥领先,大量的阅读与习作,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语文课改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改革,学校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正在有序进行。 课改成就课堂,课堂成就教育,教育成就学生。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课堂效益决定教育质量,高唐第一实验小学的语文课改改变了传统课堂,优化了教学方式,以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科学适用的操作程序,实现了教、学的优质高效。 (撰稿:王小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