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这个假期显得特别单调。当疫情遇上五一,旅游计划成了白费,家里不是狗跳就是鸡飞,偶尔安静一会吧,顽皮的孩子让人崩溃!这是假期期间淘气老师家庭情况的真实写照!你们闹你们的,老母亲搬个小马扎去厨房整理知识点了,把门一关,谁也别想再来打扰我! 今天写的知识点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夏秋冬》的同步习题,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订的书放假之前才给送过来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今天就一些孩子们经常出错的问题来讲一下。 春夏秋冬-基础再现 如上图所示,要求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里孩子们容易出错的是第二个“霜”的读音和第二个“池”的读音。“霜”出现了“shuāng”“shāng”两个选项,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此处应为三拼音节“shuāng”;“池”同样也有两个“chí”和“cí”,这里考察的是同学们对翘舌音和平舌音的理解。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做对,我们班唯一一个同学是山东聊城的,方言很重,在学校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注意和提醒他平翘舌的发音,本来纠正的差不多了,三个月的超长假期,让他的发音一夜回到解放前!平翘舌又不分了,老师也无奈的很。 拼一拼,写一写 第二大题的出题方式淘气老师非常喜欢,出的别具匠心。题目在“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拓展,与其说是一道填空题,更不如说是课后拓展题。语言精练押韵,难度恰到好处。“春风吹,吹红了花朵;夏雨落,淋湿了小鱼;秋霜降,大雁飞往南方;冬雪飘,大地换了新装”。题目里面大地换新装的前面,还多了一个字“给”,淘气老师认为把“给”字去掉,句子才更加通顺。家长可以把这句话作为一个课外拓展写在课本上,来丰富孩子的词语积累。 判断对错 第一小题要注意的是:“风”的第二笔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而“飞”的第一笔是“横斜钩?”,也不要写成“横折弯钩”。笔画的正确书写尤为重要。小学初学写字时要培养孩子的规范性,第二个小题是考察“入”和“人”的识记。孩子们没有做错的,这很好。第三小题无人出错,“雨字头”的字表示和雨有关。 看图连一连,写一写 连线题没有任何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旁边圈住的词语拓展-我也能照样子写两个,这是考验孩子们词汇量的积累。左边一列写的是“名词+动词”,池草青山花红,天气暖冰雪化。主要是锻炼孩子们动名词的运用能力。 孩子们做课外拓展的时候各路神仙都来了,各显各的神通。有写“春花开,夏荷开”(两个开同时出现,略显重复,我帮孩子们改成了“放”)的,还有写“秋雁飞,冬虫眠”的,老师很是喜欢,还有位同学写了“狼出涧,虎归山”,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气势?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同学的词汇量相当大,看来平时没少看书。 更上一层楼 试题讲解部分结束,我们继续分析第四大题,让孩子们仔细看这幅图。指导孩子看图的时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地点、谁、在干什么,四要素先找出来然后按照顺序来说出这幅图的大概内容。 按顺序写作:春天的早晨,阳光洒在草地上,花儿开了,草儿绿了。一条小蛇偷偷的从泥土里钻出来,它一定是睡饱了想念这个美丽的世界了吧,望着刚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它顽皮地吐着小舌头。阳光洒在河面上,动物们都感觉到了太阳的温暖,小鱼欢快地吐着泡泡,小青蛙也在荷叶上开心地唱着歌儿。 淘气老师主要从事一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以上是对《春夏秋冬》同步习题的讲解。如果我的笔记能对您有些许帮助,请不要忘记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