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春夏之交,草木葱绿,许营大地,铺天盖地的西瓜大棚与绿油油的麦田相间成景,共同勾画出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汪庄村新农农业合作社内,西红柿长势喜人,碧绿的藤蔓上,红色的果实格外鲜艳,阵阵果香扑面而来。在高科技蔬菜大棚内,贫困户邓以新顺着田垄,一边给西红柿打杈,一边捡拾落在地上的落果,动作娴熟认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家门口,太方便了,不用外出,50块钱一天,一年能挣一万多,多亏了村里合作社提供的岗位。”汪庄村贫困户邓以新开心的说,“种地是我们的老本行,打杈子、捡拾落果、分级选果……这些杂货我都会,也不累,很愿意干。”

聊城新农农业合作社

聊城新农农业合作社,成立于年,属于招商引资、返乡创业项目,每年种植春秋两季,单季亩产可达1.5万斤,每棚收益超过12万元,产品主销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大型商场、超市。合作社依托依托“双联共建”,探索“基地+扶贫”模式,积极吸纳本村贫困就业,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出产业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新路径。

“合作社对所有贫困户‘开绿灯’,有劳动能力,愿意干的,都能来务工增加收入。”汪庄村党支书记邓培超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社内容,延伸产业链,使之成为推动脱贫攻坚、强村富农的生动实践。”

许营镇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农业基地有机结合,深化“基地+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把“蔬菜大棚”变成了“脱贫车间”,带动附近户群众以土地入股、务工就业等形式,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已经建立了贾庄铁女农业科技园、侯营茁壮农业基地、汪庄蔬菜基地、崔庄养驴场等多处种养基地。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基地+扶贫”模式,以产业助增收,以产业促脱贫,促进贫困户稳定长期脱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贡献持久力量。(来源高新区许营镇郑庆杰)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