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批后公布稿)
为适应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指导其开发建设,统筹安排片区内土地使用和各类建设活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组织编制完成了《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已于年1月28日经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聊政复14号),现将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是东至四新河,西至古运河,北至北二环路,南至黄河路。
一、目标定位与发展规模
1.规划目标定位
将规划区建成为以现代工业、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配套完善的绿色低碳、生态宜居新城。
2.发展策略
依托区位优势,立足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等因素,以高端发展、特色发展、集群发展等发展模式为指导,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生物科技、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金属加工为支柱,以研发中试、信息服务、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为配套,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综合性高端产业体系,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区域性高端产业高地。
3.发展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3公顷,规划总人口约为39万人。
二、规划结构
规划布局结构为“一心、一廊、两轴、三区”
1.一心:即东昌路与中华路交叉区域的开发区公共服务核心。集中布置开发区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教育中心。
2.一廊:即规划区内沿徒骇河形成的展现现代都市风貌,多样水岸景观的生态休闲绿廊。
3.两轴:是指沿东昌路与中华路为开发区城市功能空间发展的两条主轴线。
中华路空间发展轴是片区南北向空间发展轴,串联体育休闲区、商住混合区、生态绿化区、商务办公区。东昌路空间发展轴是沿东昌路形成东西向生活性商业办公景观轴线。
4.三区:
即规划区北部的工贸物流区、中部的生活服务区和东部的产业园区。工贸物流区指济聊高速以北,古运河以东的区域。以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为主导,配套建设生活居住区。
中心生活服务区指黄河路以北、庐山路以西、鲁化路和徒骇河以东,济聊高速以南区域。围绕开发区公共服务核心布置生活居住区。产业园区指庐山路以东、济聊高速以南、黄河路以北区域。以生物科技、金属材料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为主导的工业园区。
三、片区划分、街区划分
1.片区划分
片区的划分依据《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性文件》(试行)中相关规定,将开发分区分为东城片区、小湄河片区。将北城分区分为物流片区、农贸片区、北杨集片区。具体片区划分及编码详见下表及片区划分图。
2.街区划分
东城片区共分为15个街区,小湄河片区分为11个街区,物流片区分为7个街区,农贸片区分为4个街区,北杨集片区分为7个街区。具体详见图街区划分图。街区名称需以“中文名称+编码”形式表示,如东城片区第一个街区为“Ddc-01”。
四、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区内道路系统分为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个等级。
1.城市主干路
规划区内主干路系统的设计加强了跨徒骇河的趋势,增加了过河的联系道路。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6-60米。其中主要包括柳园北路、中华路、光岳路等22条道路。
2.城市次干路
城市次干路主要承担组团内和组团间的短距离交通联系,同时分流主干道交通,对道路主骨架起补充作用,直接服务于各种城市用地。红线宽度控制在30-46米。次干路主要包括华山路、黄山路、燕山路等23条道路。
3.城市支路
城市支路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可避免相对独立的社区内过境交通的穿越,红线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下。支路主要包括湄河路、华宇路等13条道路。
五、景观系统规划
1.景观定位
聊城市是著名的江北水城,本区内有徒骇河、周公河、北环河、济聊河和小湄河,规划充分利用河道资源,打造滨水特色城市新区。
2.景观风貌分区
对规划区进行风貌分区导引,形成生态宜居风貌区、现代工业风貌区、北部新城风貌区与物流农贸风貌区。
3.主要轴线和廊道
沿中华路形成由建筑、道路、绿化等形成的南北向空间景观轴线,沿东昌路和财干路形成两条东西向空间发展景观轴线。
沿徒骇河、周公河、小湄河、北环河形成滨河景观带。河流水系驳岸以自然岸线为主,局部地段结合两侧商业建筑形成硬质铺地。营造亲切宜人的沿河景观。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用地面积为47.91公顷。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东昌路两侧和黄河路北侧,其余分散各处。
2.文化设施:规划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33.25公顷。按照市级-区级-社区级进行分级配置。市级文化设施主要有保留的现状国际会展中心;区级文化设施规划4处;社区级文化设施的配置根据社区规模,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和聊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配置。
3.教育科研设施: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18公顷。规划保留现状聊大东昌学院、东城中学、东城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大胡小学、辛屯小学、滨河小学、北城中小学等。规划新建高中、初中和小学。在辽河路南、燕山路西新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4.体育设施: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26.16公顷。规划在辽河路与中华路交叉口的东北设置开发区体育中心。其他小型体育用地结合居住小区绿地或社区文化娱乐中心设置体育健身场地和户外运动场地。
5.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医疗卫生用地7处,占地面积为25.92公顷。医院、中心血站和北城卫生院,规划新建5处医院。
6.社会福利设施:规划社会福利用地面积为5.2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0%。规划2处社会福利用地,一处位于中华路东侧、财干路南侧,一处位于燕山路与涞河路交叉口西北侧。 来源: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