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脑卒中来说,医院完成急性期治疗,开始进入恢复期,这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康复的开始。只要患者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医院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务人员会立即参与患者的治疗,“接过救治患者的接力棒,是我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延辉说,早介入是为了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科室主任李延辉(左四)带队查房
实际上,不只是脑卒中患者需要及时康复,各种有功能障碍的人都需要康复。康复能够帮助患者通过恢复功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因此公众对康复医疗的需求不断加强。成立于年的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医师、康复师及护理人员70余名,是聊城市康复中心、聊城市神经康复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聊城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年5月,因病人越来越多,康复医学科在医院又开辟了新病区。在搬迁一周年之际,记者走进那医院康复医学科团队,看看他们是如何承载生命之重托。本文刊登于.5.29《聊城日报·健康周刊》 一个新模式 医生跟着病人走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许多患者在疾病急性期的治疗后会进入漫长的恢复期,这时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等着患者上门,不如到患者床边去,尽早开展康复”。自年起,该院康复科创新开展了重症康复医护康一体化诊疗模式。当患者还在重症监护室(ICU)时,ICU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重症护士联合工作,为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诊疗检测和护理,同时开展早期床旁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全身机能水平。 李延辉介绍:“在ICU的9名康复治疗师,有两项主要工作:一是负责气道管理,如处理患者吞咽、避免误吸,第二是体位引流,通过把患者‘摆’成合适的体位实现‘被动活动’,并用手法帮助患者排痰。对于病人来说,‘被动活动’可以让肌肉活动起来,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关节和肌肉萎缩,还可以避免形成深静脉血栓,而且,及时排出痰液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缩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也能避免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后,进入全面康复时期,包括其肢体的运动、精细活动、认知训练、言语训练等等,同时配合中医传统针灸和中药治疗。 当然,在医院的其他病房里,也能见到康复治疗师们活跃的身影。妇产科开展了产后康复治疗,用“手法+训练”的方式干预女性产后腹直肌分离问题;儿科开展了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呼吸科开展了对慢阻肺、肺气肿的康复干预,康复师通过教给患者如何呼吸,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骨科患者做完关节置换手术24小时内,当天就开始康复训练……医院将康复科与多学科相融合,确保患者的治疗、康复效果。 在李延辉和同事们看来,康复不是华丽的技术,其目标是真正解决患者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问题,越早开始康复,患者康复效果就越好,为此康复师们24小时坚守岗位,抓住患者康复的关键时刻。一个新理念 康复是最后一道防线 许多人不理解康复师工作的意义,认为康复训练就是重复再重复,而且有些动作自己在家也能完成。但实际上,仅医院康复科涉及多个领域,分成8个小组,结合疾病种类和康复手段,设立了运动、作业、针灸理疗、言语吞咽、浮针、脑针工作室,主要治疗脑血管病及脑外伤造成的偏瘫、失语、吞咽困难、产后盆底疾病、小儿脑瘫及各种疼痛。在两个院区平方米的功能康复厅里,摆放着针对不同患者的各类康复器械。针对每个患者,医生和康复师会进行整体的评估,结合患者能够达到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患者早期在康复师的指导下将训练动作掌握到位后,才允许回家自行进行康复训练。康复师依然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在康复师与患者的相处中,康复师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康复大厅 “我们的理念是让患者通过康复教育、康复训练,达到少生病、晚生病的目的,尤其是老年人,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李延辉说,曾经有位80多的老奶奶因为踝关节疼痛、无法行走而就诊。李延辉判断她是由于距骨前移导致出现了足弓塌陷,引起骨骼、肌肉和筋膜的变化,导致排骨骼、肌肉排列异常引起了疼痛。李延辉为其进行了正骨治疗,随后用贴布、定制鞋垫支撑她的脚部肌肉,并加以康复训练,最终让她的关节恢复了正常。康复训练让患者免于手术的困扰,也是李延辉和同事们开展康复的意义,因为“康复是挡在手术台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能用康复的手法“改变”骨骼和肌肉,让肢体恢复原有的功能,保证患者能够有质量地生活,部分病人就有可能避免创伤性的手术了。 为了让这种理念被更多人接受,李延辉与同事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进行防病治病宣传,开展专家进社区活动、下乡义诊,举办医患励志联谊会,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同时,医院开展教学查房、专题授课、治疗演示等技术指导,全面提高了基层医疗诊疗水平,还与医院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工作,拓宽了学科品牌影响力。 年,有位脑血管畸形的年轻患者术后开始康复治疗,当年已出现完全性偏瘫的他如今已经考上了美术院校,拥有了美好的人生;还有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之外,经过心理认知康复和职业能力康复,又恢复了一定的劳动能力——这就是进行康复训练的意义,也是李延辉和他的团队不断努力的方向。 在帮助患者实现康复梦想的路上,李延辉和同事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收获了患者的认可和口碑。推荐阅读:医院医院专家教您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免费接诊!免费!医院医院5G移动CT救护车实现“上车即入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