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我家娃Mia小班下半学期才真正开始认字,孩子的认知有早有慢,有些孩子识字会很早,我们就属于较晚的孩子,等Mia有了字的概念,我才开始教她识字。最近我整理了一下宝宝识字过程中用的教材和配套阅读书本,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娃的识字之路还在继续,之后我也会持续更新。本文由花友

sleepysky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1

识字最初,我用过的那些教材…

关于识字教材,我选了《快读字》、《四五快读》和《直映认字》这三套,应该是比较主流、大家使用得最多的教材。

最早在孩子三岁的时候,我买过《象形识字启蒙》,最有名的就是《小象汉字》,作为一种卡片来连接图形和文字,但这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不需要买很多这一类的卡片或者书籍。在启蒙之后,我也买过洪恩识字App,一开始的效果很明显。App内的小游戏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够轻松记住一些常规字。但我发觉,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并不理想,孩子会有倦怠期,前进的速度很慢,于是我决定要买教材自己来教识字,不能偷懒。我第一本用的教材是《直映认字》这套,教材一共12本,六个等级的识字书和配套的六本阅读书。不得不承认,这套教材如果认认真真磕下来,进入小学后的识字完全没有问题。于是怀着雄心壮志开启学习,第一本还能在一个月内攻下,小朋友还是能接受的。欢乐的第一本结束后,开始第二本,我简直整个人都不好了。一些有难度的字突然就提了上来,打退堂鼓的想法反复出现。经常问自己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难度。第二本的进度一直在徘徊,这个时候我鬼使神差入了《快读字》,这一套的风格很水墨画,在我的审美上,我决定暂停直映,开始读《字》这套。在学了两本《字》之后,我又继续读《直映》,于是这两套教材我就不停的切换,等到《直映》第四本的时候,我入了风靡识字届的网红教材《四五快读》。为什么我会最后入这套,主要还是这套教材的美学实在欣赏不来。但老母亲为了更好的学习只能把审美抛开一边。Mia小姐姐从《四五快读》的第四本开始读,有了前面的铺垫,第四本可以说是很轻松的读完。目前进度《直映》准备开启第六册,其实对于《直映》我用的最多的是六本阅读书,反复的朗读,也没有要求每个字都要过,其实认字最主要还是从阅读中认识。

2

除了教材,我们还阅读了一些识字用的读物…

下面我来介绍一些在认字过程中我用到的几套配套阅读。《我会自己读》这套其实也很适合当认字教材,第一级别非常浅显,孩子也很喜欢书中的人物,就增加了阅读兴趣。第一级别的生字并不会很多,而是会反复出现,非常适合刚刚学习认字的孩子,能够增强自信心。级别上去了,难度也会递增,但速度也是比较缓慢的,大家不用担心难度。《日有所诵幼儿版》这套幼儿版非常有意思,趣味性很强,儿歌童谣猜谜一网打尽,每天读一到两首并能背诵都非常轻松,孩子的接受度很高,会主动提出要读日有所诵。你们可以看一下图,它很短小,但是朗朗上口,这套真的非常推荐。《百年童话绘本》这套绘本集合各种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既能当绘本故事又能让孩子自己阅读,这套书我反复使用了两次。在三岁左右,我每天给Mia讲一个睡前故事,就用了这套绘本。当她识字量渐渐增加以后,我会让她每天挑选一本自己朗读,循环利用。所以妈妈们不要觉得买的绘本用一次就没用了哦,可以反复使用。《聪明豆系列》这套书是我的一个幼教朋友推荐的,现在聪明豆的系列越来越多,有18辑左右了吧,我之前就买了1-8辑,这套书确实非常吸引孩子。各种故事都有,有温暖的,有性格养成的,还有讲梦想的。单从绘本来说,这套也值得入,聪明豆和童话故事一样我循环使用了两次,现在都是自己阅读的状态。我挑选的都是比较轻快的,适合孩子在识字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想要孩子自己阅读,首先要选择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书籍。不要为了识字而阅读,这样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识字这个大工程一点也急不来,总的来说我是教材为辅,培养阅读习惯为主,如今的大语文真的需要从小开始。老母亲的陪读路,路漫漫兮,啰啰嗦嗦记录了一堆,希望能够给到妈妈们一些帮助,和妈妈们一起成长!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相关阅读:聊聊我家娃的“认字三神器”:用对方法,识字不再难!从识字到自主阅读,5岁男娃的中文学习,我总结出了这条路径!女儿“识字之路”走得非常轻松,来说说我们认字的全过程...喜欢就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