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编者按:聊城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关系着全市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让聊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进一步提高聊城的知名度、增强全市人民对城市的认同感。 从今天开始,“掌中聊城”将带着您从聊城的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以及生态文化旅游四个方面革新和深刻认识史上最全的聊城旅游资源,让聊城人了解到一个或许你都不曾认识的大美聊城。第一部分:聊城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淳朴豪放的黄河文化与崇文重商的运河文化交相辉映,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与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碰撞融合,造就了底蕴深厚的聊城文化。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九大商埠之一,繁荣兴旺多年,史称“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现存文物古迹多处,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魏晋时期曹植墓、新石器时代景阳冈遗址、明代临清运河钞关、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木板年画、郎庄面塑、柳林花鼓、葫芦雕刻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金瓶梅》等书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聊城。 、中华水上古城 东昌古城即聊城古城,统称为山东聊城古城。东昌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区内东昌湖中间,北宋时期的城垣。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00万平方米,现重新改建为中华水上古城。 2、光岳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聊城旧城中央,其主体结构建于年(明洪武七年),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 3、山陕会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 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平方米。 4、宋代铁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铁塔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关原隆兴寺内。塔的建筑年代无考,约在宋、金之际(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原塔因年久风化,大部分倾圮,仅存底部五层。新中国成立后,年从地下挖掘出历年坠毁的塔身及顶,予以整修复原。 5、海源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源阁位于山东聊城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公元年)进士杨以增所建。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 6、傅氏祠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傅斯年陈列馆,又称傅氏祠堂,位于聊城市城区闸口西、东关大街路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傅氏祠堂始建于清代,原是傅氏同族人纪念祖先的地方,传为供奉清代开国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等祖人。傅以渐学识渊博,精于考据,对经学、史学、天文、地理、礼乐、法律无不涉猎,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傅以渐曾当过雍正、康熙两任皇帝的老师。傅氏家族是聊城“任、邓、朱、傅、耿”五大家族之一。 7、临清运河钞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运河钞关位于临清市城区内运河旁,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设于运河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处运河钞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临清鳌头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鳌头矶位于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吉士口街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的结合处,是一组结构精巧、古朴典雅的楼阁式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舍利宝塔 临清舍利塔位于山东省临清市先锋路街道办事处大桥村,城北卫运河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建筑巍峨,古朴壮观,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0、清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位于临清市区西北部元代会通河与卫河交汇处,俗称北礼拜寺,是一座保存教为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根据寺内碑刻记载,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了。 、清真东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寺,与北寺遥相呼应,是著名的临清三大寺之一。始建于明代成化元年(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 2、临清大宁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大宁寺,坐落在临清商场街,卫运河东岸,始建于宋朝,清乾隆三十九年(年)毁于火,后重建。 3、景阳冈·狮子楼旅游城4A 景阳冈旅游区,因水浒英雄武松在此打虎除害而名扬四海,是水浒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同时也是大型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景区占地近亩,景区内沙丘连绵,林荫蔽日,杂草丛生,鸟兽群集,野趣横生。 4、海会寺2A 海会寺是清代典型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群,是元代礼部尚书曹元用的故址和古庙旧址。寺庙位于聊城阳谷县城东约25公里阿城镇南街,会通河(今称小运河)东岸,是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上重要景点。其主体建筑落成于清康熙年间,后经乾隆、光绪年间两次扩建重修,形成了“殿宇巍峨、楼阁连亘”的清代典型古建筑群,至今仍坚固如初。景区占地90余亩,建筑上采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大殿、戏楼、碑亭、千佛阁、刘公祠等部分组成,为华北五大寺院之一。 5、阳谷文庙景区2A 阳谷文庙位于县城西南隅,南邻紫石街,北临棋盘街,东临狮子楼园区。最早建筑年代,可考的有旧县志所载宋崇宁4年(公元05年)的一篇碑记《阳谷县重修庙学记》,距今已有余年。元、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6、蚩尤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蚩尤冢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叶街村东,距镇驻地公里。地理坐标东经5°53′,北纬36°0′。冢高约5米,占地面积约8平方米。 7、阳谷狮子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佑三年景,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建筑面积45平方米,高5.8米。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当代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顾颉刚等均有题咏留此。 8、古阿井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阿井位于阳谷县阿城镇西北、山东阳谷古阿井阿胶厂院内、古运河西岸,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迷魂阵与孙膑阁 迷魂阵位于阳谷县城北6公里处。有大、小迷魂阵之分,相传是孙膑智斗庞涓的古战场。众多学者专家与军事研究者称其为战国故垒,是中国军事文化的活化石,是当今保留最好最完整的军事旅游村。迷魂阵村建筑格局奇特,全村路径斜曲,由东西并列的两大块分成前后两街,中间折—个大弯,整个呈牛梭子形。 20、莘县燕塔 莘县燕塔坐落在山东莘县县城内,建于南宋治平元年(公元年),该塔为楼阁式十三层平面八角型砖塔,塔底层东西长23米,南北长22米,高40多米。莘县燕塔有四门,入北门可攀至顶部,南门内有一尊石雕女神像。 2、韩氏墓地石刻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石刻群。位于莘县董杜庄乡梁丕营村东北。系唐末魏博节度使韩允中及其父韩国昌墓葬神道石刻群。墓葬坐北朝南,地表封土已平。石刻存有韩允中墓碑、韩国昌神道碑、墓表、豕、羊、马、武士俑。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伊尹耕莘处和伊尹庙 伊尹耕莘处位于莘县莘亭镇大里王村西。莘亭,始建于汉代,后亭废基存,清康熙55年东昌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令知县刘萧勒石立碑,重修莘亭,亭东侧有伊尹庙。 23、东阿鱼山曹植墓景区 曹植墓始建于公元年,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80公顷,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南临鱼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陨石”,北傍曹植读书之地羊茂平台。墓顶悬崖峭壁,灌木葱郁。年月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4、仓颉墓 位于山东省东阿县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东南·5公里处。明万历二十四年(年)于慎行主编的《兖州府志》记载:“仓颉故居在城(东阿县旧治,即今平阴县东阿镇)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 25、茌平四照楼景区2A 博平镇四照楼景区距聊城城区公里,东临茌平金牛湖公园,以博平古城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覆盖博平镇部分辖区。年,镇党委开始“水韵古风,魅力博平”文化建设规划,几年来人文景观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四照楼、袁楼党史纪念馆、枣园广场、孔子回辕处、仰山书院、泰山圣母行宫、石牌坊、运河湾生态园、博陵大枣观光园等已建成使用,滨河公园、南莲池、西新河休闲区、徒骇河五彩桥风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 26、高唐兴国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唐梁村兴国寺塔位于高唐县城北5公里梁村镇街内东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7、高唐柴府花园市级重点保护名胜 柴府花园位于高唐县鱼丘湖东岸。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5世孙柴荣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燹匪患。明弘治十四年(50),驿丞张廷威重建,为高唐的驿馆,称“鱼邱驿馆”。 28、华歆墓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歆墓位于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米处,距县城20公里。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墓室顶部有平方米的洞。从顶部洞口能看清墓室。此墓为砖室结构,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据当地群众历代相传,此墓为华庄华姓祖坟。华姓人经常维护,故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据《高唐州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 29、李苦禅少年读书处 高唐文庙又称李苦禅少年读书处,位于鱼邱湖西北岸。曾名为启圣祠,又名文昌宫,是过去供奉孔子的地方,也是历代的学堂。始建于元至元年间,明洪武三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乾隆七年()曾多次重修扩建。主要建筑为大成殿。 30、武训祠2A 武训祠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镇,距聊城市区40公里。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始建于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千古奇丐”武训而建,属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教育研究基地之一,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 3、萧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萧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辽代的萧后故城,又被称为驻马城,距今已千年有余。其现存遗址为正方形,周长约0华里,四面城墙各长余米,城内总面积近70万平米,虽历经千年沧桑,仍保存有比较明显的城墙轮廓,夯层仍然清晰可辨,是现存不多的辽代城池,城中还有多处历史古迹,因而有着很高的考古与研究价值。萧城南与黄河故道毗邻,北距旧馆陶县城(现北陶镇)二点五公里,西临彰卫河,东与清渊故城(现清镇)相望。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