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开学第一天,在古城区七贤祠内举行的一场传统汉服“拜师礼”火遍了聊城的教育圈,众多现场小视频、现场照片通过现场观礼家长传播出去,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组织这场活动的东昌府区自然教育幼稚园也成了“网红”。 让大家谈论最多的,不光聊城首次有学校组织如此大型的传统汉服“拜师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拜师礼”让社会看到一所幼儿园“尊师重道”的精神。 因为幼稚园是一所国学特色园,“拜师礼”专程委托明圣·聊城汉文化院严格遵循古代礼仪组织,由山东省传统礼仪研究会会长、孔子(曲阜)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聊城汉文化学院院长王福存主持。 上午10时许,伴随着气势磅礴、恢弘大气的《重回汉唐》音乐奏响,拉开了“拜师礼”的大幕。“初鼓擂……鼓再擂……鼓三擂……” 伴随着司仪嘹亮沉稳的号令,击鼓手由慢到快击鼓三轮,最后一轮鼓声落,犹如置身古时拜师现场……弟子拜师要行跪拜礼,并双手献茶,其后,还要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拜师过程中,新进教师们普遍都表示“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据他们介绍,起初入职时认为这就是一份工作,如今“走这么一遭”陡然感觉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东昌府自然教育幼稚园创始人闫景玉,在聊城已经从事幼教工作20多年时间,打造红黄蓝亲子园、猴子爸爸运动感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幼教品牌。在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之后,又选择在古城区古楼东状元街创办了东昌府自然教育幼稚园。 据闫景玉介绍,幼稚园之所以命名为“自然”,就是想让孩子们能享受到“自然教育”。之所以开学首日选在古城区七贤祠组织这样一次如此隆重的活动,就是增强幼稚园教师的“仪式感、敬畏感、责任感”,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身尽责;不光“导师”是这些幼儿老师从业经历中的指路明灯。他们作为孩子幼儿阶段的老师,同样也是孩子人生经历中的指路明灯。 还有一层考虑是,需要通过现场感受、现场接触让孩子明白什么才是国学,而非单纯地“背诵三字经、弟子规”。作为一所体验式的国学亲子特色幼稚园,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孩子、启发孩子,让孩子在体验过程中完成学习经历,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名篇的学习也是这样,通过现场感知来进行理解、接受这些知识,而非简单地死记硬背了事。 对于闫景玉这些观点,拜师现场不少家长非常认同。据他们介绍,现在聊城各种幼儿园数量极大丰富,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创办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就得首先有一个过硬的教师队伍。其实,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选择幼儿园并不是看幼儿园建设得多么好,而是老师怎么样!”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