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网上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96220.html 白敏在工作中 影像科医师是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群体。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我们好像只是坐在办公桌前看看片子、出出报告,既不用做手术,也不用坐诊,似乎很轻松。殊不知,我们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医院,包括磁共振室在内的影像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可以说,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必需通过影像科医师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我们每天要写几十份医学报告,还要审核一两百个患者的医学影像报告,每个患者的图像少则几十张,多则两三千张,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从医18年来,在这样平凡却又忙碌的岗位上,即便辛苦,我也始终无怨无悔,甘愿做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学无止境影像科医师要培养多种技能不断学习,是提高业务能力的主要方式。医院每一位影像科医师在上岗前,不仅要有执业医师证、执业资格证,还要比一般临床医师多考一个大型设备上岗证,此外,我们科室很多医师都拥有硕士甚至博士学历。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群众对于健康需求的提升,对影像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诊断设备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比较全面的临床知识,熟悉各种疾病的特点、特性等。多年来,我定期浏览国内外的影像专业和相关专业期刊,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年,我通过山东省外事培训医院交流访问3个月,在那里,每当碰到疑难的病例,我都会去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外国同行们进行讨论,三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收获颇多,获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和认可。近年来,我又先后去医院学习盆腔、儿科、孕妇胎儿的磁共振诊断技术,回来后开展了多项新技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医学是永无止境的,目前我是山东大学的在读医学博士,希望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细致入微练就寻找病灶的“火眼金睛”“同影异病,同病异影”,这是影像学业内一个被广泛提起的理念,意思是说,相同的影像有可能是不同的病,而不同的病则可能拍出的影像很接近,这就要求我们要做细致的“影像人”,认真观察图像,像侦探一样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争取正确诊断,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医生,请帮我做个脑部的磁共振检查。”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一名男性患者手拿临床医师开具的检查单,到磁共振室找我为其做脑部的磁共振检查,他告诉我,自己时常感觉头疼、头晕,但在北医院也未查出来病因。近日医院就诊,就想着再查一次。影像出来后,我认认真真观察图像中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发现了问题,为其细致地书写了检查报告。最后,在神经科临床医师的诊断下,确诊该患者患有早期“烟雾病”,这是一种病因不明、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如果任其发展,可能会出现脑梗塞、脑出血。之后,神经外科医生为其成功做了手术。患者痊愈后,再次来到我们磁共振室,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帮我查出来病因,我真不知道病情会发展到什么样子。”能帮助患者找到病因,使其尽快得到治疗,我想这或许就是影像科医生最大的价值吧。填补空白新技术助力优生优育优生优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怎么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这是很多准爸妈关心的问题,而胎儿磁共振检查技术对于排查胎儿畸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胎儿磁共振有很多优势。MRI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利用磁场与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相互作用,产生信号,然后经过处理并重建出图像信息,它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也就是说,该技术安全、无创、无辐射。此外,它还有很多优势:多方位成像、观察视野大、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等,尤其是适合孕晚期妇女、肥胖孕妇、羊水过少的孕妇进行检查。年之前,我市很多需要这项检查的孕妇还要挺医院去做,为了让孕妇在家门口就能做这项检查,年3月,院领导派我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学习该项技术。回来后,我和科室其他同事共同调试设备的各项参数,一遍遍地实验、扫描,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开展了这项技术,让很多家庭受益。尤其是当我看到很多孕妇因为这项技术而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进而及时有效的治疗时,打心底里感到欣慰。患者的幸福,也是医者的幸福。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我始终热爱这份职业,我将会继续牢记“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把“让患者满意”作为自己的从医准则,把“准确及时的诊断”作为自己永远的追求。人物名片: 白敏,医院磁共振室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在读博士,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第一届儿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委员。多次获得院级及市直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擅长各系统病变磁共振综合影像诊断及研究,尤其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腹部、男性和女性盆腔系统、儿科、胎儿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的磁共振诊断。率先开展胎儿磁共振检查新技术新项目,使胎儿磁共振检查常规化,填补了院内及市内空白。年8月,被公派到奥地利AKH医院访问学习3个月。 主持多项科研工作,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聊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聊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荣获参研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聊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影像专业类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发表2篇,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2篇。编著著作两部。 本文刊登于.11.1《聊城日报·健康周刊》推荐阅读:医院张明生从医25年,把职业当事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