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两天,赵雷几乎刷爆了所有人的朋友圈,只要打开各大门户网站、网页、微博、 赵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于浙江金华,四岁随父母来到北方,在聊城莘县长大。 年少时的赵照性格孤僻、细腻,喜欢下棋和写作,家中一台老式收录机是他音乐路上的启蒙老师。 “从初中开始,我喜欢买各种流行音乐的磁带,那时候能接触到的音乐有限,我就翻来覆去的听,怎么也听不够。”赵照回忆说。 高中毕业后,赵照来到聊城一所学校读经贸专业,然而他却志不在此。 “我上了一年课之后,就经常逃课去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蹭课,‘偷’学了一些基本的乐理,后来就干脆辍学,一心玩儿音乐了。”赵照说,当时自己在一家舞厅做音效,认识了不少同样喜欢音乐的朋友。 赵照 年左右,他所在的NONO乐队在聊城大学开了第一场演唱会。 早些年曾在一家舞厅看过赵照演出的张先生回忆说,当时的赵照白净秀气,头发扎在脑后,“唱黑豹的歌,很摇滚,嗓子很好”。 然而,在当时的聊城,真正玩音乐的人还很少,“酒吧和乐队是新鲜事物,我当时的水平也有限,基本都是翻唱一些港台歌手的成名作,对原创音乐这个概念还很模糊。” 年,怀揣着更大的音乐理想,赵照独自一人来到北京闯荡。 初到北京,赵照住在三元桥附近的地下室里,随身只有元和一把吉他,日子拮据且辛苦。 “晚上在三里屯和后海的酒吧唱歌,一晚上只有80元,要唱四五首,唱完歌已经没有公交了,回住的地方打车就得四五十块,剩下的钱基本只够吃饭和交房租。”赵照说,“后来钱攒的多点儿了,开始用简单的设备创作和录制。做过‘枪手’,一首歌卖几千块,没有署名权,现在想想有点后悔,不过当时现实所迫,没有办法。” 终于,在年,赵照用唱歌攒下的元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大经厂》,年又独立发行了专辑《糙》,并在全国13个城市举办了巡回演唱会。 就这样,赵照在北京的钢筋混凝土中一步一步地朝自己的梦想迈进。 赵照 早在年,赵照便已经创作出《当你老了》这首歌,并在同年制作发行了EP。 “选它参加节目,主要是觉得我写的歌里,这首歌表达的主题比较具有共性,更适合大众欣赏,”赵照说,“毕竟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面临和思考的事情,比较容易引起共鸣,这个主题的歌曲也更有生命力。” 节目录制之前,赵照心里一直十分忐忑。“我寻思我都这个岁数了,一直坚持不参加选秀或者比赛,这一次算是破了自己的底限,要是再失败了,面子上实在挂不住。”赵照打趣说,而且自己的徒弟赵雷也参加了这个节目,“我开始都没好意思告诉他。” 赵照说,直到四位导师都为自己推了杆,自己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 “我觉得《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还是很有开创性的,它把歌曲的创作者集合到一起,这个在中国的电视史上应该是第一次,它体现了一种对原创音乐的重视,对音乐创作者的尊重,如果能做的好,说不定能掀起一场文艺的复兴。” 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赵照略带羞涩地表示,《当你老了》这首歌是自己在读了叶芝同名诗之后,为自己的母亲而写的。 “我妈妈四十多岁才生下我,如今已经七十多岁了,如今我在北京漂着,一年也就就能和她见两三次面,”赵照说,“叶芝这首诗本来是首情诗,但当我读到叶芝这首诗,眼前就浮现出妈妈在灯光昏黄的窗户里,睡意昏沉的画面。我就想,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当他们老了,回想自己的青春岁月,回忆当年刻骨铭心的事情,那会是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情景,所以就把这首歌写了出来。” 赵照12岁那年,父亲早逝,母亲独自将他和两个姐姐带大。在赵照的记忆中,自己和母亲并不是非常亲近。 “她很严厉,小时候一犯错就常常挨打,我们年龄差距这么大,代沟也比较大,年轻的时候觉得跟妈妈很难沟通,”赵照回忆说,“那时我来聊城上学,后来为了音乐辍学,我都没敢告诉她,做音乐这么多年,几乎没有给妈妈写过歌,这是唯一一首。” 赵照说,自己参加的那期节目播出的时候恰逢大年初一。 赵照 “我正好回家过年,当时跟妈妈一起坐在沙发上看节目播出,”赵照说,“她并没有表现得非常激动,或者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老泪纵横,她只是很开心,觉得这是我今年过年送给她的一个小礼物,就像以往每年一样。” 随着年龄增长,赵照和母亲的交流也渐渐多了起来。“她年纪大了,脾气比起年轻时也好多了,我们平时都喜欢看看佛经,听听佛道,经常会一起聊一聊自己的感悟。” “我每年都会回聊城几趟,除了陪陪妈妈,也跟NONO乐队的老朋友一起聚一聚,去他们的音乐酒吧唱唱歌,每次回到家乡,整个人都会觉得放松了,没有压力,很自在。”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赵照已经没有了十年前的躁动和不安,在他的言谈举止之中,更多的是三十多岁男人的淡然和豁达。 再聊起刚开始北漂时的艰辛,他并不像许多年轻人一样,表现出痛苦和不甘。 “我觉得经受的一切挫折和辛苦都是必经的,每个人都一样,谁也不会一路顺风顺水,住地下室、吃泡面,这应该是很多北漂人都经历过的,没什么可拿出来说的,更没必要说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好像遭了多大罪一样。”赵照说。 “我就跟正常人一样,大家经历过的都是差不多的,打架、蹭车、失败、伤心,都是一样的,之前有个报道说我得了肺病卧病在床,说的我好像身残志坚一样,其实就是自己不注意,大冬天睡凉席,还抽烟,能不得病吗,确实失声了一段时间,但两个月就好了,根本没那么夸张。”赵照说。 “写歌已经成为我的一种常态,基本上每天都会写一写,虽然不一定每一次写出来的都好,但这是我表达感情、承载记忆的一种方式,就好像写日记一样,写这首歌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后都能记得起来。” 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写歌做音乐,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下棋、喝茶、练毛笔字。“都是一些老头儿的爱好,我很羡慕古人的那种生活。” (本段文/图聊城晚报记者郭坦) “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们回不了年少。”赵照如是说。 赵雷未火前罕见视频,与师傅赵照合唱配合默契(画质虽渣,但心酸又感人) 视频拍自年,赵照和赵雷并排坐在台上,靠着一只口琴、两把吉他支撑着他们简单顽强的音乐梦。师徒俩神情平静,面容萧索,由此可见那段日子一定很拮据,赵照头戴旧帽子,棉衣随意敞开,赵雷发型略显凌乱,所以歌中出现的字句都绝非是两个老男孩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赵雷,你终于红了 从一晚上唱四五十首只能挣80块钱的穷小子,到今天在全国巡回开演唱会,你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唱下去。 赵雷的作品下面,评论区里有人这样写: 你真的红了,很开心,内场票也可以卖到+。虽然以前50块就能听你的livehouse(小型现场),越来越听不起你的演唱会。不过没关系,我会努力变得跟你一样好,民谣不应该穷,以前你吃过的苦都是值得的。难过的日子都是你陪我一起过的,你说你是个普通人,想要买房结婚…… 无论是师傅赵照还是徒弟赵雷,愿你们不被声名所累,永远用心唱歌,永远快乐地唱下去。 来源:聊城晚报新媒体部综合整理,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聊城晚报新媒体”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聊城晚报原创的所有作品,已授权旗下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争议,请在聊城晚报新媒体留言或致电:-,我们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您点一个! 与小编工资挂钩! 求点求鼓励!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