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邮农场农户宋文友,亩产.5公斤。非邮农场农户李占玉,亩产公斤……”6月9日上午,在度假区朱老庄镇茄子李村,经小麦测产,邮农场示范田比对照田亩产量高出近公斤。

  同样的土质、同样的环境,两块地之间只有一个地垄的间隔,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部分农户和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探寻聊城万亩邮农场的高产“密码”。

  免费享受科技服务   “加入邮农场项目后,亩均产量的巨大变化主要是由于管理模式的变化。”聊城邮政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杨月告诉记者,在邮农场“互联网+农业”服务模式中,群众只需要一台手机、一个APP,就能享受到免费的科技服务。

  “去年11月,我们村启动邮农场试点项目,我主动申请加入。”邮农场种植户宋文山告诉记者,自从他加入邮农场项目后,茄子李村服务专员宋玉忠定期进行农事提醒,去示范田里巡查。农技专家当场为庄稼“问诊”:每亩地打多少克药、配多少水、怎么打,都讲得清清楚楚。在农忙时节,邮农场项目组制定了详细的会员服务计划和流程,以“农事服务+科学指导+托管服务”理念帮助农民种田。一体化的服务模式,不仅让农民实现了降本增产,还让农民学会了科学种田。“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心里也没底,但今天的测产数据表明,邮农场的种植技术先进、效果非常明显。”看着眼前的金色麦田,宋文山心里喜滋滋的。

收割机在农户宋文友的麦田里作业。   “保姆式”全托管   “你看人家的麦子长得多好啊,我们明年也要加入邮农场。”测产时,非邮农场农户李占玉的妻子袁华对丈夫说。通过此次测产,常年在河北保定打工的李占玉更加坚定了加入邮农场项目的决心。“主要是省心,我也不用来回跑了。”   在邮农场运营模式中,全托管是一大鲜明特色。“农户可以将土地委托给服务专员,将管理委托给邮农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宋玉忠说,邮农场以村级服务专员为纽带,对接各类农机公司及合作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村民解决种地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效缓解了农村空心化和劳动力不足的困境。   “今年小麦种植季,茄子李村多亩加入邮农场的土地喜获丰收,预计玉米种植季会有更大的增幅。”宋玉忠说,让老百姓普遍接受邮农场“互联网+农业”服务模式尚需一个过程,但经过此次测产,他对邮农场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邮农场安全员在协调收割作业。   产销新模式   “现在,种地也得讲究技术。”近公斤的亩均产量差距让李占玉明白了这一道理。   “而且,听说邮农场会员不光产量高,粮食的价格也比普通农户高!”李占玉说。   “我们和聊城市聊粮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农户用规定的种子种植,种出来的粮食他们负责收购,每公斤价格比普通的高出1分钱。”东昌邮农场项目负责人朱国浩告诉记者。今年,邮农场分别与聊城市聊粮粮油储备有限公司、聊城市博凯农机专业合作社、冠县润享农业飞防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借力物流、金融服务,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线上线下、城乡一体的农村服务平台。“打通产业链,单靠单家单户很难。但是,龙头企业的加入,能充分发挥其平台带动功能,用共赢理念为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邮农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农业的生产和组织形式,还改变了农村和农民的面貌,让农民成为有奔头、令人羡慕的职业。”杨月告诉记者。   麦收季,金满地。当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小麦;当村民们在地头忙着装车、运输,小麦颗粒归仓……是一群带着红帽子的“麦田守望者”让我市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质量有了行稳致远的从容与底气。   □文/图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于伯平通讯员宋金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