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欢迎    评议人:孟凡港孙振田(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汉书·艺文志》编撰旨趣考疏——兼论“艺文”之称名及其诸略之编次问题于秀情(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项羽的霸道孙顺霖(河南省电化教育馆):徐国汇考何易展(重庆师范大学):王勃《释迦佛赋》考论杨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唐文宗“大和”年号考论苏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书?扬雄传上》残卷解题第二场年11月14日16:40—18:00主持人:孟凡港    评议人:苏芃孟祥娟(北华大学文学院):唐《韦曙墓志》考释校补窦秀艳、姜楠(青岛大学文学院):《帝范》四库系列版本考王建新(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从蔡邕故里之争看古人籍贯问题刘雅萌(南京大学文学院):从《儒林传》到《隐逸传》——从史传书写体例看汉魏经学变局单晓娜、涂耀威(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通》“三史”、“五经”句考论王永吉、赵生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也谈《史记·曹相国世家》“武垣”地名勘误问题第三场年11月15日9:00—10:10主持人:窦秀艳评议人:南江涛王春阳(南阳师范学院院办):从东汉兰台、东观看汉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演变孟凡港(曲阜师范大学):遣使与立碑:唐代御碑的采石、摹勒与镌刻伏煦(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史通》的自注与刘知几的史注观——兼与六朝自注比较陶广学(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魏征对五帝的颂赞及其政治兴寄周生杰(苏州大学文学院):徐州明代刻书考述许超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系):《总目》“何休《解诂》但释传而不释经”发微——兼论“解诂”与汉末解经体式问题第四场年11月15日10:30—11:40主持人:于秀情   评议人:孙振田 王璐、赵望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汲古阁本《史记索隐》的版面特点蔡丹、赵望秦(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从避讳字看汲古阁刻《史记索隐》所据底本之来源赵望秦、高文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两京新记辑校》补兼及唐长安城的称名沈畅(复旦大学中文系):翼奉“六情”与“王者忌子卯”说体系漏洞发覆——西汉政治文化史上的一个歧途师海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杜甫离职华州西行论稿南江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纪昀批校《史通训故补》略考侯立睿(山西大学文学院):利用古籍校勘看《史记·乐书》的音乐理论和民本思想第二组经部文献研究分析测试中心会议室召集人:杨新勋刘立志第一场年11月14日15:00—16:20主持人:徐道彬    评议人:林秀富张琪(扬州大学文学院):聂崇义《新定三礼图》之行用与废止探析吴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周礼》所见天子与诸侯会盟制度通论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田畴《学易蹊径》与爻变法在宋代的发展李伟强、杨效雷(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清人文集中的易学资料述论董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仪礼·士昏礼》“若不亲迎”新考王化平(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经史之异:清华简《系年》与《左传》比较研究第二场年11月14日16:40—18:00主持人:刘立志    评议人:谢辉徐道彬(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凌廷堪《礼经释例》思想探微徐公喜(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元代朱子后学经学著述整理之特色井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上图藏刘宝楠《诗经》著作稿本考述林秀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从曹元弼《礼经校释》“妻为夫”条谈婚礼的成礼邵妍(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尚书孔传》释山的内容、方法及成就高中正(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重论《书序》的今古文问题与汉初《尚书》学第三场年11月15日9:00—10:10主持人:甘良勇    评议人:杨新勋余康(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尚书?无逸》“亮阴”新释论刘立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库全书》与清代吴地《诗经》学侯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孙希旦《礼记集解》的撰作与清人《礼记》新疏选目平议周翠英(青岛大学文学院):合卺杯器及合卺仪式流变考释陈良中(重庆师范大学):陈栎《书集传纂疏》考辨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江苏文库·文献编》“周易类”看江苏文脉传承第四场年11月15日10:30—11:40主持人:陈良中    评议人:王化平樊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卢文弨《周易音义考证》与阮元《周易释文校勘记》同引“宋本”考辨邓跃敏(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郭店楚简副词研究郭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日本岩崎文库藏《春秋经传集解》钞卷研究杨新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库采进书目》所收易类书目订正赵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楚声考甘良勇(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武亿与孙星衍交游考述第三组史部文献研究分析测试中心会议室召集人:丁建军郭万青第一场年11月14日15:00—16:20主持人:吕健    评议人:郭万青计小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南史》所涉萧詧事迹与《周书·萧詧传》的史源关系陈虎(中华书局):试论远古传说在先秦历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陈冬冬(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论吕思勉的古书考辨成就与反思丁建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古词语“丁黄”小考林日波(江苏凤凰出版):南宋《通鉴》学著作考论段羿仲、李勇慧(山东艺术学院):黄丕烈购书与修书价格考略陈洁(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试论清修《明史》对《梁梦龙传》之书写——兼论《明史》列传的纂修特点第二场年11月14日16:40—18:00主持人:李勇慧    评议人:丁建军朱宝元(东方出版中心有限公司):论晚清地方官书局的官办属性——以地方长官对书局兴衰的决定性作用为例吕健(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汉代封泥中的“自封”“联钤”与“杂封”苑鑫、孙骁(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明代云南历任提学官考述贾慧如(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黄河古渡君子津史源略考张卉(成都师范学院):新见王国维《汉瓦灶跋》读后刘帆、李勇慧(山东艺术学院):黄丕烈修书活动交游考丁佳伟(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汉初“作十八侯之位次”非高帝六年考论第三场年11月15日9:00—10:10主持人:刘玲    评议人:林日波赫兆丰(南京大学文学院):论刘宋孝武帝朝的对蛮族政策吕友仁、王丽芸(河南师范大学):“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为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进一言郭万青(唐山师范学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语》注、译浅说赵海丽(山东交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北魏《张弁墓志》考释李孟男、李勇慧(山东艺术学院):黄丕烈士礼居刻书装潢特点与理念研究石鹏(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代名臣奏议》的编纂及其史学影响和价值李春燕(《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宋代太学生的晋升途径及其特质兼论太学造士与科举取士之联系第四场年11月15日10:30—11:40主持人:赫兆丰    评议人:李春燕黄泽凡(华东师范大学):“淮南转运使兼发运司事”考刘玲(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乾嘉考据学家的天文历算学成就考稽杨翔宇(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新”与“守成”:民国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演进卓越(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新编会要典范之作——《秦会要》高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播迁史料的搜集整理及其意义兰军(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清代地方官的书院建设实践与理念——以乾隆循吏何子祥为例第四组集部文献研究静远楼室召集人:诸伟奇顾宏义第一场年11月14日15:00—16:20主持人:郝润华评议人:诸伟奇顾宏义(华东师范大学):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撰例与史源探析沙鸥(马鞍山市文联):《萧云从诗文辑注》补遗及订误张福清(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苏辙诗编年笺注》补正朱志先(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叙事与虚构写作:明代李太清生平的别样记载顾千岳、李雄飞(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北大盟讯》编委):《镜花缘》清代版本补叙韩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明代《楚辞》传播地域考周喜存(西北大学文学院):明代陕西三原籍文人存世别集叙录第二场年11月14日16:40—18:00主持人:沙鸥    评议人:张福清周潇、岳秀芝(青岛大学文学院):许彬籍贯、家世与诗文考述闫雪莹(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谢枋得重要佚文《江东策问》辑考与研究刘永海(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全元文》补目51篇诸伟奇(安徽大学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关于古籍整理的几点建议安尊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石阡仡佬族孝歌探析王园园(湘潭大学历史系):《章氏遗书》传抄与传播片论——以源出鸣野山房钞本为中心王洪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张隽《石船诗稿》及其文献价值第三场年11月15日9:00—10:10主持人:范春义    评议人:周录祥赵庶洋(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新发现南京图书馆藏四库进呈本《花王阁剩稿》与四库馆一桩公案的重判郁辉(枣庄学院):《资治通鉴纲目提要》研究孙赫男(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宋至清私藏目录中《玉照新志》版本考邹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明代诗人张光孝生平著述考孙蕴(鲁东大学文学院):赵琦美《脉望馆藏书目》评述刘仁(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政出多门”:清初清诗选本中的作者与选家第四场年11月15日10:30—11:40主持人:顾宏义    评议人:李雄飞李宝(哈尔滨学院):吕祖谦《宋文鉴》的题跋选文及其个人的题跋文创作郝润华(西北大学):杜诗“凡百慎交绥”意蕴索解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朱子《楚辞后语》发覆邹锦良、何川(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解缙家族史事再考——兼论明清解缙文集差异演变问题范春义、孙振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姚振宗年谱》编纂及其价值丁俊丽(陕西理工大学):清初诗学语境下汪森的韩诗评点成就及意义周录祥(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徐用锡《圭美堂集》的艺术文献学价值第五组“一带一路”与子部文献研究静远楼室召集人:王晶波刘冬颖第一场年11月14日15:00—16:20主持人:闫艳    评议人:刘冬颖郎松雪(黑龙江大学):刘向《说苑》在日本的流布情况研究赵君尧(海洋文学网):刘向《说苑》与海洋文学王晶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一个阿拉伯故事的印、中文化姻缘及丝路传播--以唐写本为纽带曹刚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晚明王世贞的佛史考辨宗亮(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家图书馆藏越南典籍三种略考李勇慧、桑丽娜、王晓钰、原松邑、罗兰(山东省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天禄琳琅调查张天骄(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献与图案——新疆艾德莱斯绸的起源研究第二场年11月14日16:40—18:00主持人:王晶波    评议人:仝建平闫艳(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释“诃梨勒”及其多元文化意义王书华(河北教育出版社):论王雱的道德性命之学——以王雱所撰《老子训传》为核心范英杰、王晶波(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文本叙事与理论适用:西凉亡国梦谶新解王献松(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浙江图书馆藏“江永《风占》”辨伪黄岭(苏州大学文学院):越南汉喃古籍刻工述略赵阳阳(西北大学文学院):朝鲜活字本《文苑英华》残卷考论高山、李勇慧(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日本林家大学头旧藏易籍调查第三场年11月15日9:00—10:10主持人:焦绪霞    评议人:敖堃琚小飞(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纂修考梁骥(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清乾嘉以来对张照书法的评价聂济冬(山东大学):南宋《盐铁论》接受特征及学术风尚影响朱学博(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护佛抑韩:《韩退之别传》与被忽视的一条北宋“非韩”脉络郑晓峰、聂影(哈尔滨学院):“道始于虚霩”与《淮南子》道论的理论转向谢明(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成玄英《庄子疏》考——兼论《庄子注疏》版本朱若溪、薛以伟(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敦煌文献中的六卷本《合部金光明经》第四场年11月15日10:30—11:40主持人:王献松    评议人:赵阳阳焦绪霞(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华道藏》版《太上感应篇传》讹误举例李如冰(聊城大学文学院):吕大临生平有关问题考补——以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文献为中心闫孟莲(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淮南子》中的战争观仝建平(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元代交际应酬性民间日用类书题记所见其编纂思想敖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建国三十年目录学成果综述刘冬颖、刘娜(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日本中世汉诗启蒙教材考论于佳敏(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文献通考·经籍考》体例再评——以医家类文献为中心4

闭幕式

   主持人:曹书杰(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所教授)分组学术总结汉唐文化与徐州地方史组:孟凡港(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经部文献研究组:吴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副教授)史部文献研究组:丁建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集部文献研究组:赵庶洋(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研究所副教授)“一带一路”与子部文献研究组:刘冬颖(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工作汇报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学会秘书长)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年第42届年会承办单位代表发言闭幕式致辞杜泽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教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