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东昌府区、阳谷、冠县、莘县为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正在接受国家验收。 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县过程中,农村学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探访了东昌府区郑家镇和张炉集镇的多所中小学,感受到了农村学校前所未有的变化。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就是对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其实,现在的农村学校,已经颠覆了人们的这一认知。标准的塑胶跑道、齐全的多功能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现在已经成了农村中小学的标配。 以前城里老师带着器材送教下乡 现在农村学校全部铺设了塑胶操场 郑家镇中学学生在新建的塑胶跑道上跑步 “和以前比,现在农村学校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郑家镇中学学校副校长李永明说,他在郑家镇中学工作30多年了,对学校这些年的变化特别清楚。 让李永明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操场。“那时候,操场比较小,学校仅有的体育设施是两个篮球架,都是木头的。”李永明说,其中有一个还是坏的。 在30多年中,李永明见证了学校的两次普九检查验收。期间,学校也经过了两次扩建。“这次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学校变化更大。”李永明说,农村中小学塑胶操场、多功能用房都配备齐全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确实有了质的变化。 郑家镇中学校长侯敬永告诉记者,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以来,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学校变化最大的是操场。 原来,学生在操场跑操时尘土飞扬。周一进行卫生大扫除时,学生都要抬水把操场泼一遍。泼一次水用一周,每周得泼一次。现在,升级改造后操场成了塑胶的,划有跑道,还设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 郑家镇中学初三四班的学生崔美丽说,以前尘土飞扬的操场,现在变成了舒适、美观、大气的塑胶操场,是同学们最喜爱的场所之一。 聊城第二实验小学是郑家镇五圣小学帮扶学校,学校经常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以前,城里老师给五圣小学的孩子去上体育课时,还得带上体育器材。 不过,现在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器材,都已经按照省规标准配备齐全了。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东昌府区88所农村学校的塑胶操场建设完毕,已交付使用。农村学校操场,全部升级。 农村学校功能用房配备标准和城区一样 教学条件个别方面超过了城区中小学 张炉集中心小学的微机室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村学校现在更大的变化,是以前的平房现在大都变成了教学楼,增添了许多多功能教室。 “图书室的书多了,我们的阅读量加大,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郑家镇中学学生崔美丽说,学校实验室还增添了许多新型仪器,更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郑家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李燕说,教育均衡县创建,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区孩子一样的教育,也可以唱歌跳舞,动手实践。学校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教室,科技活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等,教室还配备了相应的器材。 在张炉集中心小学,学校有高标准的录播室,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在隔壁房间观摩,互不干扰。现在,农村学校每个教室内都配备了多媒体一体机,连上了互联网,既可以让师生随时使用在线教育,又可享受互联网+教育的优越性。 “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给农村学校带来了巨大变化,学校面貌大为改观。”张炉集中心小学老师窦维华说,目前,农村学校,音乐、舞蹈等各种功能用房和器材配备齐全,并已投入使用。 窦维华表示,如今,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在确保适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们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成农村“全面改薄”工程,是实现办学条件均衡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年开始,东昌府区规划投资2.6亿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涉及全区农村95处学校,新建校舍面积8.8万平方米。目前,已竣工89个,主体完工3个,正在主体施工3个。投入资金1.5亿元,用于教师“人手一机”、农村学校操场和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农村中小学“绿色班班通”全部配备到位。 年,东昌府区再次投资余万元,用于农村学校和部分城区薄弱学校课桌凳、餐厅设备、学生用床、微机室建设、农村学校铺设塑胶操场等设备购置。现在,东昌府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条件与城区学校基本持平,个别方面超过了城区中小学,为城乡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奠定了基础。 一所农村小学年轻老师近半数 教师招考力度加大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郑家镇李海小学的学生在上美术课 张炉集镇张北小学,现在有多学生,30名任课教师,年轻老师接近半数。“年轻老师的加入,给农村学校注入了活力。”张北小学校长荆元新说,现在有了专业的体育老师,张北小学也组建起了篮球队和足球队。 张炉集镇联合校校长李明旺表示,联合校有中学、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共6处,现在各学校基本都有了专业的音体美教师,课程也能开齐。 郑家镇联校校长郝志忠说,他所在的联合校也是6所中小学,今年共新招考老师49名。其中,15名老师是在编的,34名老师是聘任制。今年还有15名聊城城区的老师,到郑家镇联校进行“一对一”交流。 今年29岁的张灵琦,是聊城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名数学老师。今年9月份,她从城区到李海小学交流。 在李海小学,张灵琦不但要教数学,大学学素描教育专业的她,还兼职给学生上美术课。她说,在农村小学,老师兼职的课比较多。 张灵琦说,到农村学校交流了两个多月,她感觉这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老师必须多才多艺。 “如今,农村学校多功能教室齐全,都投入了使用,孩子们愿意上这些课,对学习也更感兴趣。”张灵琦坦言。 据悉,为缓解师资短缺压力,东昌府区不断加大教师招考力度。-年,东昌府区公开招录教师人,包括和编制内教师同等待遇的聘任制教师人。年,东昌府区进一步加大力度,招录教师人,其中在编教师人,和编制内教师同等待遇的聘任制教师人。 为提升教师素质,东昌府区教育局自年以来,组织教师参加培训2.44万人次,基本上保证了在职在编教师人均有3-4次的培训的机会。 同时,东昌府区还深入实施城乡学校教师“一对一”交流,年又有名教师参加交流,从年开始至今,已经有多名教师参加了交流。城乡学校之间互派管理人员、教师进行交流,实现了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另外,东昌服务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打破城乡界限,通过采取“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扩充名校总量。年2月,东昌府区名校带动工作实现了城区名校对农村学校的全覆盖。城区名校帮助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深化管理和业务交流,开展学生活动,使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与城区名校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平。 (记者刘敏) ■来源:聊城头条(ID:liaochengwanbao) 请一定一定留下再走 小编的命运就在你们手中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