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年已进入下半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的相继出台了几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改革措施。一起来看,他们都是什么?又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1、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一些证书不用再考了7月2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决定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大众不必为含金量不高的证书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此举目的在于“通过建立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提升更多产业、岗位的劳动和工作品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广大劳动者更好施展创业创新才能”。 2、工信部明确年内提速降费目标,上网将更快更便宜7月22日,工信部表示,到今年年底,要实现手机流量和固定宽带单位带宽的平均资费水平同比下降30%,并推动企业推出普惠的数据流量不清零措施。此次工信部再发声,明确最后时限和目标,并对公众关心的“流量不清零”作出回应。提速降费,事关百姓“福利”,工信部强力督办将有助于相关承诺如期落地、实施。 3、大病医保年内将实现全覆盖,因病返贫难题有解了年底前使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大病医保今年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今后还要逐步提高,到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此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针对一般疾病,而针对白血病、癌症等重特大疾病的大病医保的推行,将有效减轻病人及其家庭的压力。 4、四部门释放助学贷款利好,还款期限将再延长6年7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家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还本宽限期从2年延长至3年。确实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学生,可提出救助申请并提供书面证明,核实后,启动救助机制为其代偿应还本息。此举解决了刚毕业大学生和无力还贷贫困学生的现实难题。 5、增设免税店,扩大免税品种,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将更丰富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完善消费品进口相关政策,对部分国内需求较大的日用消费品开展降低进口关税试点,适度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合理扩大免税品种,增加一定数量的免税购物额,丰富国内消费者购物选择。《意见》让我国消费回流国内,特别是增设免税店等措施,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有钱,以后也可以“舒服”地在国内花。 当然,除了国家的,我们山东也发布了一系列新规,感觉日子越来越美好,生活越来越方便了,有没有? 1.养老险新规:不够15年可续缴 日前,山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延长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含按规定确认的视同缴费年限,下同)不满15年的,可以申请延长缴费至满15年。 参保人员申请延长缴费的,按下列办法办理: (一)参保人员应当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3个月内,提出延长缴费的申请,并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次月起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本人未及时申请或者因各种原因,在延长缴费期间未按时足额缴费的,可按省有关规定补缴;也可不再补缴,继续延长缴费直至缴费满15年。 (二)年6月30日前参保的人员,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满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具体缴费数额,按照缴费当年的基数和比例确定。一次性缴费后,相应计算缴费年限,缴费指数统一按照缴费当年的指数确定。 (三)参保人员延长缴费至满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的人员含一次性缴费的年限)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自全部缴费到账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11个种病将有收费标准 剖宫产、阑尾手术,到底该花多少钱?医院都不同?以后可能要变了,这些病将实行“一口价”!近日,我省出台按病种收费改革意见,要求7月31医院医院对急性阑尾炎、腹股沟疝等11个病种实行按病种收费。这种收费方式就意味着,今后百姓看病将有固定收费标准可依据,医院多开药和不必要检查和治疗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3.山东等6省可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 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今年7月1日起,在河北、安徽、山东、四川、贵州、云南6省开展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试点,以解决跨省异地缴纳交通违法罚款不便利的问题;本着稳步有序推进原则,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将该措施推广到全国。 4.山东驾考科目一考试7月起放开受理 4月30日,公安部对全国的驾驶人考试管理工作做了规范,设定了驾校的最大培训能力,规定培训车辆每车最高限额6人,超出6人将无法受理新学员。实施后,各驾校普遍出现了无法受理新学员报考申请的问题。 由于山东省情况特殊,可以说每一家驾校都存在学员积压的情况,且学车报名需求量较大,因此经公安部核准放宽政策:山东科目一考试政策,自7月1日,从暂停受理变为有限制地受理,一车可以受理4个名额,但一车六人,一出一进的总体政策不变。 赞赏 |